以良好的治安環境助推貴州跨越發展
——2013至2014年度“平安貴州”建設綜述
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副省長秦如培出席“雨露工程”——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公益活動啟動儀式。
2013年,貴州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5%,經濟增速躍居全國第一。
2014年,貴州省GDP增速目標再次領跑全國。于是,我們把關注的目光投向貴州;投向貴州的平安建設。
是什么樣的社會治安環境,讓貴州的GDP增速目標能領跑全國呢?于是,我們走進了貴州;走近了“平安貴州建設"。
去年以來,在貴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貴州省各級政法綜治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四次、五次全會以及中央和省委政法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四個治理”為基本遵循,以深化社會治理體制改革和強化“平安貴州”建設為抓手,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根本目標,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綜合施治,全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化平安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取得明顯成效。
省長助理、省公安廳廳長孫立成在全省公開查緝毒品機動隊成立儀式上查看緝毒隊員的專業裝備。
一是組織開展治安整治“七大行動”。去年8月,貴州部署開展了嚴打犯罪“雷霆行動”、平安校園“護校行動”、整肅毒害“掃毒行動”、醫院環境“整治行動”、治安防控“織網行動”、治安亂點“清除行動”、網絡整治“凈網行動”“七大行動”,治安整治成效顯著。在集中整治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今年年初又出臺了深化“七大行動”的實施意見,對深化拓展階段的工作作出周密部署,將平安貴州建設治安整治專項行動向推向縱深,鞏固和擴大專項行動成果。年終又結合社會治安形勢的發展變化,部署開展了綜合治理賭博違法犯罪以及民轉刑命案專項治理等專項行動,取得積極成效。今年1-10月,全省公安機關刑事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8.2%。其中,其中“八類”案件同畢下降21.8%;命案發案同比下降16%,破案率達到95.4%;查破涉賭案件4276起,其中刑事案件695起,治安案件3581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437人,打掉賭博團伙312個;破獲涉校涉生刑事案件20起、查處治安案件30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75人,排查列管校園周邊重點人員6678人,排查校園周邊內部安全隱患381處,整改隱患379處,排查發現校園周邊治安亂點246處,整治亂點240處。
二是強力推進流動人口及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六項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大力推進以重點青少年群體救助保護“雨露工程”、未成年人專門教育“育新工程”、吸毒人員康復就業“陽光工程”、刑釋解戒人員安置幫教“回歸工程”、精神病患者救治服務“安寧工程”、艾滋病防控“紅絲帶工程”等“六項工程”為載體的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工作。今年,全省啟動實施了“育新工程”、“雨露工程”,專門教育和救助保護各項工作整體推進,為未成年人及重點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更好的社會環境,引起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目前,部分地區已完成專門學校建設規劃、選址等前期工作。省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綜合信息系統共登記流動人口206萬人,各地公安機關已制發《居住證》131.6萬張(其中,貴陽市制發80.6萬張),預計今年年底基本完成流動人口居住證制發任務,進入動態服務管理階段。全省基層綜治工作中心組織接回刑釋解戒八類必接對象6975人,接回率已達90%以上。建成吸毒人員就業安置點221個,累計集中安置戒毒康復人員16124名。
貴州省2014年在校大學生“珍惜美好青春遠離合成毒品“萬人宣誓暨禁毒宣傳進高校活動啟動儀式”。
三是突出抓好深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七大工作體系”建設。近年來,貴州不斷深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著眼于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改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式,完善體制機制,著力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深層次問題,突出抓好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公共安全體系、有效預防化解社會矛盾體系、流動人口特殊人群服務管理體系、“貴州政法綜治云”大數據應用體系、基層綜合服務管理體系、基層基礎工作體系等“七大工作體系”建設。進一步增加社會和諧因素,增強社會治安良性循環能力,夯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根基,提高駕馭社會治安的能力和水平,推進全省社會治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長治久安。
四是建立健全維護和諧穩定“七大機制”。各級綜治部門緊緊圍繞化解矛盾糾紛這條主線,通過創建省級領導干部“包案督訪”機制、人民調解獎勵機制、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機制、維護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民轉刑案件預防和治理機制、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機制、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矛盾糾紛調解機制等“七大機制”,堅持做到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穩控、處置四位一體,有效消除了一大批影響社會穩定的不安定因素。1-9月,全省發生群體性事件11起,同比下降92.4%,參與人數同比下降89.3%;省級召開10次矛盾糾紛月協調會議,共排查出涉及千人以上重大突出矛盾3件,推動完成3件2013年度千人重大復雜矛盾的存量化解。
交警用“苗語”宣傳交通安全出成效。
五是扎實織牢社會治安防范“六張防控網”。以增強群眾安全感為目標,大力推進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通過織牢城鎮社會面治安防控網、社區治安防控網、村寨治安防控網、單位內部治安防控網、“四區(礦區、庫區、工區、林區)”及周邊治安防控網、科技防范監控網“六張防控網”,構建網絡布局合理、防控打一體化的社會治安防控網。目前,全省9個市(州)和88個縣(市、區)全部建立特巡警隊,總警力達到17523人,社會面治安巡邏防控和應急處突能力明顯增強。全省包括治安志愿者在內的城鎮巡邏防控力量、農村巡邏力量分別超過23萬人。2011年至今,全省累計落實“天網工程”建設資金達591062萬元,新建成前端監控點83460個,整合社會資源34874個,新建報警點7995個,整合社會資源4711個。中心城鎮技防設施入戶率達51.74%,單元防盜門安裝覆蓋率達72.43%,家庭防盜鎖安裝覆蓋率達69.64%。
六是精心組織“八大領域”公共安全排查整治“百日攻堅”行動。今年3月初,省綜治委牽頭開展了全省公共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對公共交通、危爆物品、校園環境、商貿等8個重點領域進行全面排查整治,消除安全隱患。行動期間,省綜治委組織8個督導組深入各地開展督導檢查,各市州也派出相應的督導組開展督導檢查,全省共檢查重點單位、重點場所1萬余家(處),發現各類安全隱患2646項,完成整改2621項,實際整改率99.05%;檢查危爆單位13737家(處),整改隱患3588處;檢查整改交通安全隱患2583處,有效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隱患。
劍河縣民歌調解促進和解
七是大力推廣創新社會治理“六大經驗”。著眼于從整體上推進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大力推廣貴州省近年來在創新社會治理中總結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銅仁經驗”、基層矛盾糾紛化解“余慶經驗”、社區管理“貴陽經驗”、創建“平安和諧四區經驗”、社區戒毒社區康復“陽光工程”、黔南州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及人民調解工作新模式等“六大經驗”,制定出臺了推廣這些典型經驗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確保典型經驗在各地落地生根。各地各部門不斷更新觀念,充分利用后發優勢,結合實際采取多個典型經驗綜合嫁接,集成創新,從組織、實施、政策、保障、機制等方面強力推進典型經驗學習、創新和運用。今年以來,先后涌現出貴陽市“兩嚴一降”、畢節市“六零六好”、黔南州甕安縣“5531”模式、省司法廳“人民調解大篷車”、劍河縣“三化治理。溫馨調解”等一批獨具特色的典型經驗。及時培育、總結、提煉社會治理的成功經驗和做法,采取有力措施在全省推廣,充分發揮典型經驗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點上的工作帶動全省社會治理工作的全面發展進步,今年已基本實現了“余慶經驗”、“銅仁經驗”、“陽光工程”全覆蓋。
八是穩步推進社會治理“二十項改革”。按照《貴州省深化社會治理體制改革專題組2014年改革實施方案》的部署要求,全省二十項改革任務三十六條具體改革舉措已全部啟動。截至目前,二十五條改革措施已經完成,出臺了《關于深化建設平安貴州治安整治七大行動的實施意見》、《貴州省平安建設示范區創建實施辦法》、《貴州省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織網工程”實施方案》、《關于實施重點青少年群體救助保護雨露工程的意見》、《關于實施未成年人專門教育育新工程的意見》等15個社會治理體制改革指導性文件,各項改革任務正按既定目標和要求穩步推進,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中央有關部門的表彰和中央、省委領導同志的批示肯定。貴州省申報的“未成年人違法及輕罪記錄消除制度”獲全國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法治保障制度創新最佳事例獎并作交流發言;該省報送的“以信息化為依托強力推進刑釋解教人員出監所必接工作”和“試行未成年人違法及輕罪記錄消除制度破解違法青少年幫教工作難題”入選中央綜治辦編印的《以人為本服務為先—實有人口、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實踐與探索》一書。
我們有理由相信:平安貴州建設的步伐,一定會為貴州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貴州實施“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兩加一推”戰略,譜寫跨越式發展的新篇章!(記者 龔超 通訊員 楊勝衛 郭飛楊)(照片由貴州省委政法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