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的關稅行政令7日生效,對數十個貿易伙伴加征關稅。目前,美國已與英國、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歐盟、韓國等達成貿易協議,但在關鍵細節上存在明顯分歧,如何落實仍存諸多不確定因素。此外,有更多國家已表示強烈反對,要堅決維護自身權益。
關稅生效
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31日簽署行政令,調整對多個貿易伙伴征收的所謂“對等關稅”稅率,具體稅率從10%至41%不等,并宣布從當天起的7天后開始實施。7日,該行政令生效。
根據白宮網站發布的行政令文本,列出的名單中,老撾和緬甸被征收的稅率均為40%;瑞士39%;塞爾維亞35%;南非30%;印度和突尼斯25%;越南和斯里蘭卡20%;泰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均為19%;以色列、日本、韓國、土耳其、委內瑞拉、津巴布韋等多國為15%;英國為10%……
這是7月3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拍攝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新華社記者胡友松攝
針對歐盟國家,若商品現行關稅稅率低于15%,將補足至15%;高于15%的不再追加。
針對巴西,根據特朗普7月30日簽署的另一份行政令,美國將從8月6日起對巴西輸美產品加征40%從價關稅,但巴西飛機、堅果、橙汁和一些金屬產品將被豁免。這意味著,大部分巴西輸美產品面臨的關稅稅率將提高到50%。
美國總統特朗普6日宣稱,美國將對進口半導體產品征收100%關稅,但未說明具體實施細節。
特朗普當天在白宮對記者表示,這一稅率將適用于“所有進入美國的芯片和半導體”,但不適用于已承諾或已啟動程序在美國制造相關產品的企業。
較大沖擊
瑞士被征收39%關稅,這一稅率遠高于此前美方威脅的10%,同時這一稅率是美國對歐盟國家關稅的2倍多,也是歐洲最高。瑞士機械和電氣工程行業協會發表聲明說,高額關稅將對以出口為主的科技行業和其他出口行業造成嚴重打擊,危及瑞士數萬個工作崗位。瑞士外交部長伊尼亞齊奧·卡西斯表示,瑞士將繼續爭取與美國達成協議。
按照特朗普簽署的行政令,對歐盟國家的關稅稅率為15%。美國關稅政策對歐盟國家多個支柱產業構成較大沖擊。
以意大利為例,15%的關稅稅率較此前4.8%的平均稅率大幅提升。意大利國際政治研究所分析認為,意農業、制藥及汽車產業受到的沖擊最甚,預計該國GDP將因而下滑0.2%。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7月27日在英國蘇格蘭舉行非正式會晤。新華社/美聯
連日來,歐盟多個成員國對歐美近期達成的貿易協議表示不滿,認為歐盟表現過于軟弱,應該更加強硬,雙方達成的協議也仍有許多需要明確的地方。據悉,目前美歐雙方正在細化達成的框架協議。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文章分析認為,歐盟在貿易談判中對美立場軟化,主要受到地緣政治安全和內部經濟結構等兩方面掣肘。文章說,由于歐洲的防務安全數十年來嚴重依賴美國,歐盟不得不提供能夠取悅美方的貿易條款,使美國保持對歐洲安全事務的參與意愿。
7月8日,在日本東京,日本首相石破茂(左)在綜合對策總部會議上發言。新華社/共同社
日本央行在季度展望報告中指出,日本車企為避免銷量下滑而規避漲價,被迫消化關稅導致的成本上漲,正承受著利潤縮減的苦果;4月以來,日本汽車出口價格已下跌約20%。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持續敦促美方立即落實協議條款,包括降低汽車及零部件關稅。
捍衛利益
與此同時,更多國家采取更積極行動,將美方關稅政策提交國際組織,一邊對談判持開放態度,一邊堅決捍衛自身權益。
巴西政府6日說,已提交在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與美國進行磋商的請求,對美方根據其今年4月2日頒布的所謂“對等關稅”行政令和7月30日頒布的“應對巴西政府對美國的威脅”行政令實施關稅措施提出質疑。
根據世貿組織規則,磋商是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第一步。若雙方無法通過磋商達成共識、解決爭端,巴西可請求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設立仲裁小組。
巴西總統盧拉6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透露,他并不急于和美國達成協議或進行反制。“如果我的直覺告訴我,特朗普準備好談判了,我會毫不猶豫地打電話給他,”盧拉說:“但今天我的直覺告訴我,他不想談。”
盧拉還說,巴西正考慮聯合其他國家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聯合申訴。
這是7月9日在里約熱內盧拍攝的巴西政府官方賬號發布的“尊重巴西”圖文聲明。新華社發(克勞迪婭·馬爾提尼攝)
此外,包括美國專家在內的不少人士認為,美方以關稅為武器、將盟友依賴作為杠桿,強行植入一套服務于美國單極霸權的經濟殖民體系,這樣的做法不僅將給全球經濟帶來傷害,還有可能讓美國自身陷入孤立境地。
法國總理貝魯日前將美歐達成協議當天形容為歐洲的“黑暗日”,認為歐洲是在對美國“投降”。德國總理默茨表示,歐美協議“并不令人滿意”,將嚴重損害德國經濟,并影響美國自身利益,推高美國國內通貨膨脹水平,最終損害跨大西洋貿易。
法國負責歐洲事務的部長級代表本杰明·阿達德表示,自由貿易如今正遭到美國拒絕,美國選擇經濟脅迫,完全無視世貿組織規則。若不迅速加以應對,多邊主義將面臨被徹底摧毀的風險。
南非自由州大學研究員、經濟學家塔法茲瓦·魯齊費分析認為,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基于對貿易逆差的錯誤認知,這種片面追求擴大出口的政策不僅將損害美國民眾福祉,更將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消極影響。
“這就像朝著全球經濟的車輪上扔沙子,只會讓每個人都變得更糟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耶·古蘭沙表示,美國政府一直都將降低貿易赤字作為其提升關稅的理由,卻忽視了造成這些赤字的根本原因是其國內政策。
美方損害貿易伙伴利益、破壞多邊貿易體制的做法,已促使各方重組貿易聯盟。據《紐約時報》報道,美推動關稅戰以來,歐盟正與英國、加拿大、印度和南非發展更緊密貿易關系,加拿大在爭取東南亞市場,巴西與墨西哥也在加深合作。這些貿易伙伴正在重新繪制全球貿易版圖,“并越來越遠離美國”。(記者:周嘯天、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