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周驍駿 童政報道:日前,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國資委獲悉,該區將用6年左右時間推進國企改革工作,提升廣西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近日印發的自治區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對全面深化廣西國資國企改革做出了制度性安排。
《意見》力促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聯姻,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參與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資擴股、參與國有企業項目投資;鼓勵國有資本投資非國有企業,允許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實現國有經濟、非公經濟協調發展。除特殊領域必須保持國有獨資的企業外,其他企業均可向非公資本開放。
《意見》突出了“加快國資國企重組整合,推動國有企業內外部資源整合和開放性市場化重組”。據悉,目前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國資委監管的企業有44家,即將由各廳局單位監管企業有207家,未來這200多家區本級的企業將被整合成為20多家,成為大企業集團。
《意見》還提出,廣西將于2017年實現政企、政資、事企分開。要將管人、管事、管資產的“三統一”現狀,逐步過渡到突出以管資本為主,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未來,國有企業將分為競爭類企業、公益類企業和功能類企業,對不同類型的企業實行有區別的管理目標和考核辦法。到2017年,黨政機關通過移交、重組、下放、改制、依法退出等方式與所屬企業完全脫鉤,全面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和事企分開,并且不再新辦國企,不再管理國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