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中國棉花協會網站信息顯示,中央財政補貼內地棉花主產區的范圍和幅度已經正式確定,補貼范圍覆蓋9個省份,2014年補貼標準為2000元/噸,以后年度的補貼標準以新疆補貼額的60%為依據。
基本符合市場預期
中國棉花協會網站相關信息顯示,11月4日,有關部門召開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財政部經建司有關負責人對中央財政補貼內地棉花主產區有關事宜進行了說明,并對內地相關省份落實補貼工作提出要求。
內地補貼范圍為山東、湖北、湖南、河北、江蘇、安徽、河南、江西和甘肅9省,2014年度補貼標準為2000元/噸,以后年度的補貼標準以新疆補貼額的60%為依據,上限不超過2000元/噸。
中央財政給主產棉省的補貼依據為國家統計局確定的棉花產量;補貼方式由各省自主決定,可選擇按面積或按產量補貼;補貼資金要求專戶管理、封閉運行、專款專用,確保補貼資金落實到棉農手中。會議要求各主產棉省盡快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做好基礎信息統計監測,組織好棉花收購,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轉圈棉”。
中國棉花協會表示,內地補貼政策已經明確,棉農可以放心售棉,但棉花要交給有資質的棉花收購加工企業,以免影響補貼領取。
此前據相關人士透露,2014年內地棉花目標價格補貼額或將以新疆補貼金額的50%為依據,預計2014年新疆補貼金額約在4000元/噸左右。從公布的補貼幅度看,基本符合市場預期。
內地種植面積或縮減
卓創資訊棉花分析師孫立武認為,以后年度每噸補貼額將根據新疆補貼標準測算,扶持力度弱于新疆,體現了中央在棉花生產方面的格局部署。
不少棉紡行業人士表示,內地棉花生產模式面臨著勞動力成本和農資成本上升的沖擊,近年來種植面積呈現快速縮減的局面。預計今年黃淮流域和長江流域棉花產量同比分別下降26%和23%,而新疆則同比上漲7%。在目前的補貼政策下,內地沒有目標價格政策的支撐,補助標準也大大小于新疆,預計明年內地棉花種植面積將會繼續縮減。
不過,孫立武指出,盡管內地棉花生產模式及綜合質量弱于新疆,但若考慮到交通運輸等綜合因素,內地優質地產棉仍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據了解,目前內地籽棉交售進度緩慢。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內地總體加工量達到近14萬噸,占到內地總產量的7%-8%,后期各省執行方案將至關重要。
孫立武表示,隨著補貼方案尤其是實施細則的發布,多數棉農將逐漸減緩惜售心態,隨行就市銷售籽棉,但籽棉價格回落已成定局。(張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