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斌)目前,北京和張家口兩市正在為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成功申辦做準備。為了解決兩地環境衛生保障工作差異較大的問題,昨天上午,北京環衛集團與張家口市政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聯合組建京張環境公司,這標志著京冀兩地在環境衛生領域首次實現一體化合作。預計從明年開始,張家口地區奧運沿線城市的環境衛生將提升至“奧運標準”,逐步達到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期間的環境保障水平。
張家口地區環衛將由北京負責
昨天上午,北京環衛集團與張家口市政府共同簽訂了環衛領域合作框架協議,聯合組建京張環境公司。從今往后,北京環衛集團將向張家口地區輸出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環衛運行經驗,共同打造京冀一體化示范區,帶動張家口市及奧運沿線城市的環衛水平。
據了解,北京環衛集團是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環境運營商,與張家口市政府聯合組建京張環境公司后,從明年起,張家口市及奧運沿線城市的環境衛生工作將全部由北京環衛集團接手,包括5個區(橋東區、橋西區、下花園區、宣化區、高新區)和2個縣(懷來縣、崇禮縣),環境保障工作執行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標準。
“京環模式”在京冀兩地推廣
當前,張家口市環衛作業主要由各區縣負責,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收運及處理是分開進行的,致使作業效率低、政府監管和協調難度大。
據北京環衛集團總經理張農科介紹,為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北京環衛集團計劃首期投資3億元,向張家口市推廣“京環模式”。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把垃圾清掃、收運、處理等各項環衛作業無縫連接。
張家口市主城區及主要奧運沿線城市目前每天產生1000噸左右生活垃圾,這些垃圾以填埋處理為主,對環境造成很大危害。今后,北京環衛集團將在充分利用現有垃圾處理設施的基礎上,將填埋場升級改造,采用先進工藝,使其成為垃圾綜合處理廠。
張家口環衛標準向北京“看齊”
北京環衛集團副總經理何亮介紹說,目前張家口市的環境衛生工作采用國家標準,而“首都標準”的要求更高。比如,對于執行“環境衛生一級標準”的重點保障區域,國家標準規定:垃圾停留在地面上的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而“首都標準”將其縮短至5分鐘。這就意味著,京冀兩地在環境衛生領域實現一體化合作后,張家口地區奧運沿線城市的環境衛生標準將提高。
未來,張家口及奧運沿線城市垃圾處理設施、固廢收運設施、道路清掃保潔設備等將完成技術改造升級。奧運會期間重大活動及應急環衛保障服務也由新成立的京張環境公司承擔。比如,奧運會開幕時,大量觀眾涌進現場導致廁所不夠用,環衛集團負責增加臨時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