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群眾對政府工作有意見和建議的時候,或者遇到急需政府協調解決的問題時,傳統的做法往往需要上門找政府部門咨詢和辦理。然而,隨著微博政務廳的推出,通過政務微博解決各類問題變為現實。武侯區通過微博、微信進行創新,運用政務微博、政務微信受眾面廣、互動性強、便捷度高的特點與優勢,突出抓好“微學習”,增進“微交流”,實施“微問政”,強化“微監督”,有力提升踐行群眾路線的實際效果。
8月4日,盲人民謠歌手周云蓬路經洗面橋巷一段盲道時,由于盲道被欄桿占據,身邊工作人員拍下照片后,周云蓬發了一條微博,有熱心網友將情況@給了成都服務、@武侯發布等政務微博。接到投訴建議后,@武侯發布立即轉給@漿洗街街道處理并進行線下溝通督辦。8月5日9點,欄桿就被拆除。9點35分,@漿洗街街道向@周云蓬反饋:“您好,盲道上的欄桿已經拆除。”獲悉欄桿已被拆除,周云蓬在微博上點贊表示感謝。成都商報記者瀏覽武侯區微博政務廳發現,這里集新聞信息發布、群眾訴求解決、效能監督督查為一體,該區80家涉及民生的單位開通政務微博并集體亮相,直面網民微博問政。網友通過咨詢武侯微博政務廳就可以及時解決各類問題,與此同時微博政務廳也成為該區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政于民的重要渠道。
考慮到政務服務下沉到社區的現實情況,武侯區也在網上為老百姓就近辦理各類手續提供更加便捷的咨詢服務,并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問計于民,在@武侯發布政務微博、微信平臺開展的“我為武侯發展獻一策”金點子微博征集活動,目前點擊量累計20余萬次,收集網友對教育衛生、城市管理等各方面的建議190條。同時,通過“微交流”和“微問政”,樹立服務意識,搭建“網上反映-網下處理-網上反饋”多部門聯動流程,形成良性互動。截至2014年上半年,“武侯發布”對704條網民反映的噪音擾民、治安管理、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問題和訴求做到100%回復,解決率達95%。
“微交流”、“微問政”后,網友最看重的是實效。武侯區專門出臺了《武侯區政務微博管理辦法》,把強化網民評效作為“微督查”的主要標準——工作時間1小時內、非工作時間8小時內必須回應網民訴求的同時,建立限時督辦制度,規定一般問題在24小時內處理解決,較難問題在48小時內處理解決,復雜問題在72小時內處理解決,對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向網民說明原因。
胡曉梟 成都商報記者 董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