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元月 岳品瑜)央行通過實際行動繼續貫徹定向政策。央行日前對部分分支行增加再貼現額度120億元,這一額度占到去年再貼現總額度的七成,也是今年第一次公開表示使用再貼現工具。
據悉,央行的再貼現工具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加大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力度”的要求,提高金融服務“三農”、小微企業等國民經濟薄弱環節的能力。
對涉農票據和小微企業簽發、收受的票據以及中小金融機構承兌、持有的票據優先辦理再貼現,對票面金額500萬元以下的票據優先辦理再貼現。
央行的此舉被業界認為是上半年定向政策的延續,后續還將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常備借貸便利、短期流動性調節等工具,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再貼現是央行通過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已貼現但尚未到期的商業匯票,向商業銀行提供融資支持的行為。根據央行官方網站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再貼現額度為1740億元。2013年,央行累計安排增加再貼現額度165億元。
招商證券研發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認為,央行對部分分支行增加再貼現額度120億元的行為,反映了再貸款工具的常態化,基礎貨幣投放渠道正在發生轉變。短期內貨幣政策的相機抉擇將主要體現為行政色彩較濃的定向寬松,但長期內既不利于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完成,也加重未來貨幣政策調控的難度。央行兼顧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矛盾心態已經反映在了正回購價跌量升、連續兩周凈回籠的公開市場操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