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反復受騙信心受損
近日,聚美優品等知名電商涉嫌出售假奢侈品的事情讓電商界掀起巨浪,在大家憤怒的同時,矛頭指向了代購。昨天,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通過調查發現,近年開始流行起來的海外代購剛開始以價格低廉吸引了廣大消費者的目光,但假貨頻現讓選擇網絡代購的人越來越少。
遼寧人最愛網上代購
“代購的價格真的非常具有誘惑力。”一位網購達人劉嫻對記者說,某大品牌有一雙珍珠涼鞋售價是7100元,而代購價格僅680元,不足一折。正是因為價格超低,代購于2011年-2012年非常流行,喜愛名牌產品的人無需在國內商場內花高價就可以購買到。
記者從淘寶了解到,今年截至目前從網絡代購的消費者中,遼寧人對代購的喜好度是最高的,排全國首位。沈陽在全國城市中代購喜好度排行第四,前三名依次是阜新市、大連市和無錫市。具體人群中,77%的女生更喜歡代購,年齡多在25-29歲,然后是30-34歲,多是中等消費層級的初級買手。
價格過低假貨頻現
不過,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多數尋求過代購的消費者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受騙的經歷。從事教育行業的張女士介紹,因為代購奶粉便宜,去年她通過一家總部在北京的網站海外代購,正常來說在實體母嬰店將近300元的奶粉才花了158元。但到手之后才發現和實體店購買的產品不同,奶粉顏色發黃,喝起來是豆奶味。
另一位在這家網站上購買了某大品牌男式錢包的消費者說,他代購的錢包購物票上的編碼和包里面的編碼根本不一致。計算起來,這款錢包在國外要3200元,郵寄回國內要150元,結果網購代購的售價是2599元,真假可想而知。
假代購已形成產業鏈
“現在來貨渠道太多了,導致代購貨物有假。”一位從事電子商務的高先生介紹,過去代購主要是有兩種人群,一種是長期居住或進出境外的人,一種是有朋友長期居住或進出境外的人。但現在很容易就在網上找到貨源,并形成一個假貨的產業鏈條,利潤非常大。
以某大品牌T5216款太陽鏡為例,在批發網上輸入能找到數十家批發商,其中最便宜的才12元/副,帶原包裝鏡盒。同樣一個網站上有203家可以幫助定制任何一個國家的代購小票,價格是0.5-2.9元。如果想做的更逼真,花85元就能批發到擁有原包裝鏡盒、說明書、代購小票等全套代購產品,而網店對外代購價格要高達1400-4000元。
代購興趣兩年降81%
奢侈品中國聯盟榮譽顧問、中創投副會長、美銀美林分析師張培英昨天也在微博上說,電商售假中,電商為追求利潤知假售假,消費者為貪圖便宜知假購假。
正是因為反復的購買、受騙中,消費者隨著購買次數的增多,對代購的信心也在下降。淘寶數據顯示從2012年8月1日到2014年7月28日,消費者“代購”搜索指數整體呈下降走勢,從2012年最高點47825點,一直降到2014年7月28日的9044點。近段時間“代購”的搜索指數環比下降10.7%,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5.8%。“代購”最近的成交指數環比下降28.9%,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3.4%。 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 鄧麗婧
“奢侈品”包括哪些消費品?
奢侈品,在國際上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范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
奢侈品在經濟學上講,指的是價值/品質關系比值最高的產品。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無形價值/有形價值關系比值最高的產品。奢侈品的消費是一種高檔消費的行為,奢侈品這個詞本身并無貶義。
中國是全球奢侈品消費的大市場之一,2010年,中國消費者購買了107億美元的奢侈品,占當年全球消費品市場的四分之一。“奢侈品”主要包括高檔服裝、珠寶首飾、豪華游艇、私人飛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