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區家彥 發自廣州
繼蘇州、杭州等20余城市陸續對外公布取消限購政策后,救市風暴刮至旅游地產重鎮海南省。
昨日(7月23日),市場流傳一份海口市下發的房地產限購政策中止的通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海口市住建局市場處,該處處長戴開權向記者證實了上述消息。
“今年房地產市場進入下行通道,限購令的退出對于高度依賴外地買家的海口房地產市場而言,是實實在在的利好。”克而瑞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林波向記者表示。
然而,對正忙于清理閑置用地的海南而言,疲弱的市場局面加大了整治難度。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在目前市場處于供應過剩的情況下,督促閑置用地動工難上加難,這場整治風暴最終很有可能不了了之。
商品房限購政策中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上述通知指出,從即日起,海口市中止執行商品房限購政策,不再要求購房者提供住房套數證明。在中止限購政策后,各單位要加強房地產市場管理,遏制投資投機炒房,抑制商品住房價格過快上漲。
“我們是本月18日得到相關通知,從23日起開始中止限購政策。”廣州一家大型上市房企位于海口項目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
記者發現,海口“救市心切”早有征兆。今年5月底,海口市出臺《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自6月1日起在海口市行政區域購買單套建筑面積在12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商品住房可落戶5人,此舉被解讀為樓市變相松綁。此后在6月3日,海口住建局又表示下發了放寬限價商品房限期申購條件。
“海南樓市的特點是高度依賴島外購房資金,這種度假型城市本來就不適合采用限購措施。”林波告訴記者,在國際旅游島熱潮后,海南樓市持續降溫,成交處于逐級下降的情況,尤其在今年整體市場疲弱的情況下,類似海南這種剛性需求不足的城市受到的沖擊更大,因此在庫存壓力下讓限購政策退出也在意料之中。
然而,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認為,除了一線城市外,大多數二、三線城市的限購政策執行力度并不嚴格,因此這類城市即便是限購政策退出,對市場帶來的只是短期刺激作用。
整治閑置土地難度較大/
與中止限購政策幾乎同時進行的,是海南正掀起一場大規模閑置土地整治風暴,《每日經濟新聞》此前曾經報道,包括華潤、中信泰富和魯能等12家房企由于閑置用地數量巨大,被海南省國土廳約談。
根據《海口晚報》報道,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10日,海南省已處置閑置土地951宗7130公頃(10.7萬畝),處置率達82.7%。
記者發現,海口成為閑置用地數量最高的城市,全市認定的閑置土地479宗,面積3101.32公頃,占全省閑置用地面積的1/3。數據顯示,海口已處置的閑置土地406宗,面積2696.77公頃,但其中2416.53公頃的閑置土地采用延期開發的形式處理。
張大偉告訴記者,雖然海口閑置土地嚴重,但目前市場存量已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況,需要通過“救市”刺激市場,如果現在督促企業動工,一方面房企在自身資金壓力的情況下肯定不愿聽從,另一方面大量新增供應將會進一步加大市場壓力,變相增加海南省政府土地財政的壓力,因此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整治閑置土地的動力都不太充足。
“如果海南省政府要嚴格執行閑置土地處理辦法,那么大量土地應該是被回收,但現在主要采取的辦法是延期開發,更多是政府向企業的一種妥協。”林波認為,企業即便真的被迫開工,也可以通過控制工程進度延緩開發,因此這場聲勢浩大的整治風暴,最后很可能迫于市場壓力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