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主席耶倫在15日的國會參議院半年度貨幣政策聽證會上表示,盡管美國經濟近來一直呈現出積極改善態勢并令美聯儲越來越接近實現其全民就業和物價穩定兩大目標,但經濟增長態勢仍然并不充分,因此“高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依然適用”。但她同時強調,如果就業市場繼續比預期更快改善,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有可能提前上調。
由于耶倫稱加息時點可能快于此前預期,美國三大股指高開后,受耶倫證詞影響迅速回落。截至北京時間15日23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0.06%、標準普爾500指數跌0.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0.72%。美元指數上漲至80.4。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漲至2.5667%。耶倫指出,盡管房地產市場、股市和公司債已經有較大漲幅,基本上仍和歷史水平相符,但小盤股、生物技術和社交媒體股的估值偏高。受此影響,15日早盤美股中的生物技術和社交媒體指數出現快速下跌,納斯達克的生物技術ETF(IBB)早盤跌幅超過2%。
是否提前加息要看經濟數據
耶倫在當天準備的證詞中表示,雖然今年第一季度的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大跌2.9%,但美聯儲仍確信美國經濟會在未來幾年內實現持續的溫和增長,并推動全美就業市場繼續實現改善。
不過,耶倫對美聯儲“全民就業”和“物價穩定”兩大目標的現狀卻有與市場不同的解讀。在就業市場方面,耶倫認為,目前的全美非農就業報告存在失真狀況:一方面,失業人群的就業嘗試參與率較低;另一方面,全美就業崗位的每小時薪資水平上漲緩慢,也反映了就業市場內競爭力缺失的真實狀況。
而針對市場關于美國核心通脹近期快速上漲的擔憂,耶倫表示,雖然全美核心通脹率在5月達到1.5%的同比增幅水平,但美聯儲預計2014年的全美核心通脹率及通脹率將分別處于1.5%和1.75%水平。考慮到美聯儲設定的目標警戒線為2%,上述預期通脹數據顯然是美聯儲在其當前貨幣政策環境下可以承受的。
她總結稱,過去半年里,美國在重獲經濟增長動能和強化金融體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由于仍有相當一部分人處于失業狀態,加之部分必須的金融改革尚未完成,美聯儲承諾將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確保美國經濟展示出“更強、更可持續”的增長勢頭。
聯儲內部存在分歧
美聯儲上周公布的6月貨幣政策例會紀要顯示,美國經濟復蘇勢頭若不減速,并按照市場預期方向發展,量化寬松措施將如期在今年秋季退出。其退出路徑可能為10月一次削減150億美元;也可能為10月縮減100億美元,11月再縮減50億美元。
會議紀要顯示,多數FOMC成員預計,全美PCE將在2014年達1.5%-1.7%,在2015年達1.5%-2%,這意味著PCE通脹將于2015年達到美聯儲的加息紅線,雖然目前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已觸及2%的紅線,但PCE通脹才是美聯儲關注的重要通脹指標。
事實上,美聯儲何時加息將取決于實際失業率與通貨膨脹之間是否與市場預期相符。美聯儲高層對于何時加息依舊存有分歧,美國費城聯儲主席普羅索7月11日表示,鑒于近期的通脹與就業數據,美聯儲首次加息的時間“可能比很多人的預期要更近”。
不過,美國亞特蘭大聯儲主席洛克哈特卻與普羅索唱起了反調,他認為,“到2015年下半年經濟狀況才能讓加息變得合適”,即美聯儲仍將在至少一年時間內將基準利率維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
就業市場仍存不確定性
分析人士認為,盡管眼下美國的經濟活動正在改善,但其修復的動能卻并不盡如人意。
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大增28.8萬人,遠超市場預期的21.5萬人,美國就業市場情況正在發生好轉。
然而耶倫認為,此次的就業人數大幅增加是因兼職就業人數增加所致,而全職就業人數實際出現下滑,這反映了美國就業市場的結構正在發生著變化。數據顯示,6月美國非農兼職就業人數增加104.3萬人,全職就業人數縮減81.5萬人,在兼職就業人數大增的助推下,最終使6月就業率下降至6.1%。
但部分機構指出,倘若這些新增的兼職就業人數不能成功轉化為全職就業人數,那么6月的非農就業數據大幅好轉可能是“虛假繁榮”。此外,實際工資增長的停滯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因為勞動力工資得不到提高意味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長有限,消費增長將受到抑制。
新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