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15日電 (方經綸)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消息,2025年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于日前公布,共416家企業入圍,其中新申報通過評審的企業共66家,復核通過的企業共350家。
制定發布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遴選規范條件企業,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引導企業“規范經營管理、強化研發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重視安全生產”的重要抓手。自2016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經先后制定發布了大氣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環境監測儀器、固廢處理裝備等四個環保裝備制造業細分領域的規范條件,主要從企業經營水平、技術創新能力、產品質量把控、安全生產規范等方面對企業提出要求。
“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的制定,規范了行業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促進了環保裝備制造業向規模化、專業化、高端化方向發展,提升了行業整體水平。”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名譽會長王亦寧說。
“目前,重大環保裝備已能夠滿足國內需求。”王亦寧介紹,行業總產值由2011年的2700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9200億元,年平均增速約10%,企業在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等方面的能力大幅提升。本年度入圍企業整體發展情況優于行業平均水平。據統計,416家企業2024年實現產值1539億元,企業數量占行業企業總數的2.77%,產值占全行業總產值的16.7%。
王亦寧表示,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的實施,不僅是篩選出一批優質企業,更通過“標桿效應”激活整個產業的升級動能。對企業而言,達標不是目的,而是以規范為基準,持續提升技術創新力、質量競爭力與社會責任感;對行業而言,規范條件的落地,正推動環保裝備從“可用”向“好用、耐用、綠色用”全面升級,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更堅實的裝備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