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5日電(記者 石睿)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發展環境,各地區各部門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從8月份數據來看,各項政策對于擴內需、優供給、促循環、增動能積極作用繼續顯現。
9月15日,國新辦就2025年8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相關政策實施效果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擴大內需效果繼續顯現。第三批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資金下達,接力發揮政策效能,促進了居民消費需求的釋放,帶動相關商品銷售較快增長。8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家具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零售額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大規模設備更新對投資的帶動作用繼續顯現,前8個月,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4.4%,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個百分點。
二是生產帶動效能持續釋放。擴內需政策效能向生產端傳導,相關行業的生產較快增長。設備更新帶動下,8月份,鍋爐及原動設備制造、電機制造等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9%和14.8%,相關的機床數控裝置、包裝專用設備等設備更新類產品增速都超過了10%。
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下,8月份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充電樁、電動自行車產量均保持了兩位數增長。
三是經濟循環促進效應初顯。在市場需求擴大、生產增長帶動下,生產要素流通改善。8月份,物流業景氣指數保持擴張,鐵路貨運量增速加快,快遞業務量較快增長。
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推動重點行業產能治理,帶動部分行業供求關系改善,生產價格出現積極變化。8月份,PPI環比由上個月下降0.2%轉為持平,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環比分別上漲2.8%和1.9%。
四是經濟增長動能得到增強。促創新政策持續發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增強了發展新動能。8月份,規模以上集成電路制造、電子專用材料制造行業增加值增速都超過了20%。
“人工智能+”行動深入實施,智能終端產品日益受到青睞,數字經濟發展向好。8月份,工業機器人、機器人減速器、民用無人機等新產品產量都保持了較快增長。
同時,在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相關政策作用下,8月份滬深兩市股票成交較為活躍,也有利于市場預期的改善和發展活力的增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