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8s93p"></center>
    1. <span id="8s93p"><noframes id="8s93p"><span id="8s93p"></span>
    2. <bdo id="8s93p"><meter id="8s93p"></meter></bdo>
      <label id="8s93p"></label>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追尋紅色記憶 感悟為民初心(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2025-07-06 08:41: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宋公堤綿延在黃海岸邊。抗戰烽火中,新四軍和蘇北人民一起修堤筑壩,留下一段“阻海波于堤外、造平安于黎民”的動人故事。

        抗戰時期,江蘇是新四軍抗戰的主戰場之一。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鹽城考察時指出:“新四軍的歷史充分說明,民心向背決定著歷史的選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近日,記者走進鹽城、淮安、南京等地,尋訪紅色地標,領略今昔巨變,感受偉大抗戰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與弘揚。

        宋公堤畔念黨恩

        “由南到北一條龍,不讓咸潮到阜東。從此無有沖家禍,每逢潮聲思宋公。”73歲的濱海縣居民楊步庚緩緩唱出這首膾炙人口的蘇北民謠,“我的父親曾隨‘宋公’筑堤。每每講起往事,他都會感念共產黨的恩情。”

        陳列于新四軍紀念館的“宋公紀功碑”上,碑文字字真切,記錄著軍民合力筑堤的場景。

        蘇北沿海百姓曾長期飽嘗海潮侵襲和海水倒灌之苦。1941年5月,阜寧縣抗日民主政府首任縣長宋乃德在新四軍第三師師長黃克誠的支持下,廣泛動員群眾,歷時兩個多月筑成長達45公里的攔海大堤。當地百姓將其與北宋范仲淹所修“范公堤”并稱,命名為“宋公堤”,立碑紀念。

        1941年皖南事變發生后,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堅持敵后抗戰。“經常有參觀者問,鹽城是平原,沒有山,新四軍如何能在這個地區堅持下來?”新四軍紀念館館長仇金標說,“我們能從宋公堤上找到答案——鹽城最大的‘山’,就是人民。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80多年過去,宋公堤日夜守護的這片海岸,已發展成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濱海港。臨海遠眺,海堤公路蜿蜒延伸,月亮灣風景區游人如織,風力發電機的白色風輪迎風旋轉……近年來,鹽城堅持沿海濕地生態保護,開發風光等清潔能源。昔日貧瘠的鹽堿地上,綠色發展的美麗畫卷正徐徐鋪展。今年9月,2025全球濱海論壇將在鹽城舉辦,向世界展示這片紅色熱土上的綠色低碳發展實踐。

        距離海岸線10多公里的小街村實現大變樣。曾飽受海潮沖擊的沿海小村,如今道路平整寬闊,公共設施完善。“家鄉發展得好,吸引許多年輕人回鄉工作。附近新能源企業和工廠‘扎堆’,就業機會真不少。”小街村95后村干部盧藝說。

        宋公堤紀念亭、宋公大道、宋公堤主題文化展陳館……如今,宋公堤畔濤聲依舊,“紅色課堂”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人前來追尋紅色記憶,感悟為民初心。

        劉老莊的“希望之樹”

        “待風息波靜,凱然而歸,全家團聚,以報此恩……”

        在位于淮安市淮陰區的新四軍劉老莊連紀念園內,李愛云讀著大哥李云鵬這封寫于1941年的家書,眼眶泛紅。

        1943年3月18日,為了掩護大部隊和群眾轉移,新四軍三師七旅十九團四連82名官兵在連長白思才、指導員李云鵬的率領下,在劉老莊與千余名日偽軍殊死戰斗。戰士們從拂曉戰斗至黃昏,連續打退敵人5次進攻,最終因陷入重圍,彈盡無援,全部壯烈犧牲。

        年近百歲的退伍老兵于躍書,當年是地方抗日武裝的情報員。“82名戰士抱著戰斗到底的決心,沒有給敵人留下一桿槍、一顆子彈!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我們一定不能忘本。”于躍書說。

        今天,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序列里,不朽的英雄番號——“劉老莊連”,仍閃耀榮光。每年3月18日,很多人都從各地趕赴劉老莊祭奠英烈。人群中,總能看到李愛云的身影。1969年,21歲的李愛云來到劉老莊插隊落戶,“下定決心守護82位英雄”。這一扎根,就是半個多世紀。

        多年來,八十二烈士陵園逐步擴建,新修了紀念館、紅星廣場、紀念林等,并于2009年更名為新四軍劉老莊連紀念園。“人們對烈士們的崇敬和懷念更加深厚了。”李愛云說。

        紀念園不遠處,500畝碧根果樹迎風而立。說到自己創業經歷,果園經營者朱海兵講起一段往事——

        紀念園里樹木種類繁多,有幾棵碧根果樹自上世紀60年代起便在園里自然生長,后經農科院專家確認非常適宜在當地種植。

        “我從2014年開始種植碧根果,如今年產值能達到兩三百萬元。”朱海兵說。碧根果樹,也被當地群眾稱為“希望之樹”。乘著劉老莊紅色文旅資源開發的東風,休閑觀光采摘園受到游客歡迎,被列入江蘇省三星級鄉村旅游區。

        劉老莊村黨總支書記孫偉峰介紹,近年來,劉老莊村立足紅色資源,創新傳承紅色文化,年均接待游客60萬人次,走出一條“紅色教育+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的鄉村全面振興之路。

        接力講好紅色李巷故事

        在南京市溧水區白馬鎮回峰山下,一座白墻黛瓦的小村莊靜臥于青山綠水之間,這就是位于白馬鎮石頭寨村的紅色李巷。沿著青石板路步入村子深處,新四軍高級將領和地方黨政干部舊居、中國新四軍歷史研究館、蘇南新四軍廉政教育館等分布其中。這里,有著一段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

        抗戰時期,李巷地區是中共蘇皖區委、蘇南區行政公署、新四軍第六師十六旅部等蘇南黨政軍領導機關駐地。陳毅與江渭清、鐘國楚等新四軍將領曾在這里指揮戰斗,制定頒發《蘇南施政綱領》等重要法令。

        2016年,溧水區開始對李巷進行整體改造,挖掘整理紅色故事,打造紅色街區,進一步加強對李巷紅色遺址遺跡群的修繕保護和利用。2017年,紅色李巷對外開放。

        李巷村的退休教師任生安,走上了更大的“講臺”。自2018年起,他在紅色李巷任志愿講解員,已累計完成近600場講解。如今,70多歲的任生安是李巷的名人,許多單位組團前來聽他講解。

        “我從小聽著新四軍的戰斗故事長大,就想發揮余熱,把李巷的紅色記憶留存下來。”針對不同群體,任生安注重“因材施教”,“給小朋友講,我選那些激烈的戰斗故事;面對大學生,啟發他們成才報國;給黨員干部講,提醒他們不忘初心使命……”

        傳承紅色基因,接力棒代代相傳。石頭寨村黨總支書記周建明,曾是任生安的學生。“紅色李巷的打造,離不開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持。村里的老人們很早就自發保護舊址舊物。”他介紹,目前,李巷已累計接待游客百萬人次,帶動村民增收。

        推出“戰火青春·紅色李巷十七公里越野行走”線路,連續多年舉辦“村晚”融入紅色故事,推出微黨課和紅色沉浸式劇目,打造軍備糧制作、磨豆漿和打草鞋等體驗式教學……如今,李巷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傳播紅色文化。

        越來越多年輕人投身紅色李巷的建設發展。“我也是任生安老師的學生。”1988年出生的講解員陳美說,“李巷發展得越來越好,我想把這里的新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本報記者申琳參與采寫)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6日 01 版)

      • 相關閱讀
      • 琉光璃彩耀千年

          結合傳統琉璃工藝與現代藝術創作的《邂逅鳶尾》,作者劉媛。  趙 冉供圖">  結合傳統琉璃工藝與現代藝術創作的《邂逅鳶尾》,作者劉媛。  趙 冉供圖   夏日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游人如織,...

        時間:07-06
      • 漫畫萬象 筆寫丹心

          圖為《英韜自畫像》。">  圖為《英韜自畫像》。   “紀念英韜先生百年誕辰——英韜漫畫展”近期在人民日報社展出。老觀眾來觀展有一種久違了的感覺。看多了諧趣、搞笑漫畫的年輕人,則對...

        時間:07-06
      • 持藝舟雙楫 求學藝相成(談藝錄)

          圖為“一畫心源——李一書法展”現場。  湖北美術館供圖">  圖為“一畫心源——李一書法展”現場。  湖北美術館供圖   我多年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從事學術研究,同時也從事書法創作,切身...

        時間:07-06
      • 工致之美的時代之思(藝壇走筆)

          中國工筆畫作為東方繪畫體系中的瑰寶,歷經唐宋發展高峰,以“層染復罩”的技法體系與“立象盡意”的美學內核,承載著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趣味。及至當代,工筆畫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創新,呈...

        時間:07-06
      • 抗戰史詩的藝術凝結與歷史回響(抗戰文藝作品巡禮)

          八十五載歲月奔流,一幅未完成的油畫草稿卻在時間的淘洗中愈發閃耀出史詩般的光輝。唐一禾先生創作于1940年的《七七的號角》(見圖),有美術史家將其譽為“抗戰美術的《義勇軍進行曲》”,這一評價...

        時間:07-06
      • 讓愛國強軍種子生根發芽(國防視線)

          “穿上軍裝的我們,找到了人生真正的價值!”來自東部戰區海軍某驅逐艦支隊的軍中伉儷——劉志贏、覃若琳夫婦的堅定誓言,讓學生肅然起敬。盛夏時節,夫妻倆剛執行完任務靠上碼頭,就馬不停蹄地趕到...

        時間:07-06
      • 鋼更多、氣更盈、骨更硬(金臺點兵)

          近日,一則消息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9月3日,將在首都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式。這次閱兵,受閱的武器裝備全部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是我軍體系作戰能力、新域新質戰力、戰略威懾實力的集中展...

        時間:07-06
      • “生命不息,戰斗不止”(強軍路上·永不褪色的戰旗)

          圖①:“劉老莊連”舉行儀式,紀念在戰斗中殉國的八十二烈士。  任郭洋攝  圖②:“劉老莊連”裝甲步兵班正在進行戰術攻防演練。  羅 暄攝  圖③:“劉老莊連”演習車隊向目標地域發起沖...

        時間:07-06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7月8日起恢復開放

          本報北京7月5日電 (記者王昊男)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2025年7月8日起恢復開放,推出《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  記者從...

        時間:07-06
      • 矮寨奇跡:從“救亡之路”到“致富之橋”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德夯大峽谷,一座深紅色懸索橋如巨龍般橫跨,橋下云霧繚繞,橋上車流不息,這便是創下多項世界第一的矮寨大橋。峽谷峭壁間,蜿蜒著在抗戰烽火中鑿出的矮寨公路。  一橋一...

        時間:07-06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APP|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 | 色成年激情久久综合|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精品|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天天综合网|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免费| 插插插色欲综合网|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VVV|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热|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 卡通动漫第一页综合专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欲啪啪久久WWW综合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蜜芽|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久久综合琪琪狠狠天天|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伊人|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 色婷婷狠狠久久综合五月|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_中|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00|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思思91精品国产综合在线|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