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臺央視記者:日前,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安徽屯溪同贊比亞、阿爾及利亞以及坦桑尼亞三國外長舉行會談。你能否進一步介紹有關情況?
汪文斌:3月19至20日,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安徽屯溪同到訪的贊比亞外長卡庫博、阿爾及利亞外長拉馬拉分別舉行會談,并同對華進行視頻訪問的坦桑尼亞外長穆拉穆拉舉行視頻會談。
中方同三國就深化抗疫和醫療衛生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助力非洲發展振興、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進程、加強國際多邊事務協調配合等達成多項共識,加深了彼此傳統友誼,深化了雙方務實合作。
中國和三國外長都認為,當前烏克蘭危機對歐洲局勢產生巨大沖擊并正在向全球外溢,但這個世界大得很,問題也多得很,非洲這片大陸尤其不應被忘卻,不應再被邊緣化,更不應成為受害者。越是國際局勢動蕩的時刻,越要重視非洲國家的呼聲,越要加大對非洲的支持和幫助。作為非洲國家的好兄弟,中國將繼續同非洲站在一起,堅定支持非洲維護和平安全,堅定支持非洲實現經濟復蘇,堅定支持非洲捍衛正當權益,為非洲的獨立自主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同阿爾及利亞外長共見記者時表示,近段時間同很多亞洲、非洲國家外長交換意見,感到世界上很多國家都與中國一樣,高度關注烏克蘭危機發展,也有很多共同語言。首先大家都認為,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應當得到遵循,國際爭端應當通過和平手段得到解決,當事方應當盡快?;鹬箲?。同時,大家都認為,烏克蘭問題走到今天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也是多年積累矛盾的爆發,根子在于歐洲的安全問題,北約無限制東擴的做法值得反思。從長遠計,歐洲各方還是應當本著安全不可分割原則,在尊重彼此合理關切基礎上,通過對話談判,構建起平衡、有效、可持續的地區安全架構。
烏克蘭危機的演變正在超越自身,溢出效應波及全球。在這一問題上,包括中國和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大多數國家既有合理的關切,也有相似的立場。大家都普遍認為:一是處理國際地區熱點問題,并不是只有戰爭和制裁兩種選擇,對話談判才是根本解決之道,當前形勢下更應當堅持這一方向。二是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不應受到破壞。不斷升級的單邊制裁,將造成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斷裂,導致各國民眾生活受到沖擊。各國人民并沒有責任為地緣沖突和大國博弈埋單。三是各國都有權獨立自主地決定自身對外政策,不應被強迫選邊站隊。處理復雜問題,對待不同意見,不應采取非敵即友、非黑即白的簡單化做法,尤其要抵制冷戰思維,反對陣營對抗。四是各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任何時候都應當得到尊重。這一原則對所有國家和地區都應適用,不應當有例外,更不能搞雙重標準。
新華社記者:我們注意到,中國紅十字會此前宣布向烏克蘭提供價值500萬元人民幣的人道主義物資援助。中方是否計劃提供更多援助?
汪文斌:中方對在烏俄沖突中平民受到傷害極為關注。應對可能出現的大規模人道危機,是目前國際社會的當務之急。中方已就緩解烏克蘭人道主義局勢提出六點倡議,并采取實際行動,向烏方提供了一批緊急人道援助。
中國政府決定,再向烏克蘭提供一批價值1000萬元人民幣的人道主義物資援助。這是中方根據形勢發展和實際需要新增的對烏人道主義援助。中方將繼續為推動烏克蘭局勢緩和發揮建設性作用,并愿為克服人道主義危機作出自己的努力。
《中國日報》記者:據報道,習近平主席在同南非總統拉馬福薩通電話時積極評價雙方簽署《中南合作戰略規劃(2020-2029)》。你能否介紹一下這份文件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汪文斌:《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南非共和國十年合作戰略規劃2020-2029》是中南雙方共同致力于打造著眼未來、面向世界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重要政策文件,提出了雙方在政治、經貿、人文等多領域開展合作的指導原則、具體規劃和政策措施,闡述了雙方在重大國際、地區問題及重要國際合作機制上的合作共識,由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和南非國際關系與合作部部長潘多爾于近期共同簽署。
近年來,中南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疫情發生以來,兩國元首通過電話和信函保持密切溝通,為中南關系發展提供了戰略引領?!兑巹潯返暮炇饘⑷嬷笇滦蝿菹轮心详P系發展,為雙方各領域合作增添新的動力。
中方愿同南非密切協調配合,加快落實《規劃》各項內容,將規劃舉措轉化成惠及兩國人民的合作成果,推動中南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再上新臺階。
日本共同社記者:現在俄羅斯的國內經濟和外貿都面臨著很大的困難。中國作為俄羅斯的重要合作伙伴,在經濟方面能提供什么樣支持或援助?
汪文斌:中俄雙方一直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正常的經貿合作。
彭博社記者: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消息稱,俄國防部副部長亞歷山大·福明上周五會見了中國駐俄大使,你能否證實?如果報道屬實,會見的目的是什么?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
汪文斌:上周五,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會見了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福明,雙方就中俄雙邊關系等交換了意見。同駐在國政府部門負責人開展正常交往是駐外使節的工作,沒有必要過度解讀。
澎湃新聞記者:近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的歐羅巴聯賽16強比賽中,現場觀眾拉起多條橫幅,歷數美國、北約過去數十年中發動戰爭波及的國家及地區,并高唱反戰歌曲。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我也注意到有關報道?,F場球迷用整整5條巨型橫幅列舉了過去幾十年遭受美國、北約戰火侵襲的國家和地區,從危地馬拉、古巴、越南、剛果,到尼加拉瓜、伊拉克、南聯盟,再到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等,讓全世界的人們再次重溫了美國和北約過去幾十年來的戰爭史,也促使人們深入思考:
國際上那些聲稱“反對戰爭”的國家,自己是不是不應當去發動戰爭呢?那些聲稱“維護和平”的國家,自己是不是不應當破壞和平呢?那些聲稱要維護自身安全的國家,是不是也應當尊重別國的安全呢?
彭博社記者:據報道,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在科倫坡對記者表示,中方正考慮向斯里蘭卡提供新的援助,你可否證實并介紹更多細節?
汪文斌:你提到的情況我不了解。中斯建交以來,兩國始終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中方一直在力所能及范圍內為斯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幫助,未來我們還將繼續這么做。相信在斯里蘭卡政府和人民的團結努力下,斯方一定能盡快克服暫時的困難,迎來新的更大發展。
湖北廣播電視臺記者: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旗艦項目——匈塞鐵路塞爾維亞貝諾段通車儀式隆重舉行。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等多名政要出席儀式,表示這條鐵路將匈塞兩國人民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希望早日實現全線通車。中方能否介紹有關情況?
汪文斌:我們對匈塞鐵路塞爾維亞貝諾段順利通車表示祝賀。匈塞鐵路項目是“一帶一路”的重點項目,也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旗艦項目,是中歐加強互聯互通合作的有益嘗試。匈塞鐵路項目不斷取得新進展,有利于提升地區鐵路通道客貨運輸能力,便利沿線民眾出行,促進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和城市化建設,助力中歐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事實證明,匈塞鐵路是一個互利合作、開放共贏的合作項目,各項工作依照歐盟法律法規推進。中方歡迎各方以多種方式參與項目合作,共同為提高中東歐國家間互聯互通水平作出貢獻。
《環球時報》記者:今天是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我們注意到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在第76屆聯大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紀念會議上嚴辭駁斥美方就涉疆問題對中方的攻擊抹黑。你能否進一步介紹有關情況?
汪文斌:種族歧視嚴重侵犯人權。聯合國歷來關注種族問題,于1965年通過了《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公約》,要求各國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消除一切種族歧視。作為公約締約國,美國一直縱容種族歧視,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改變系統性的種族歧視,嚴重違反公約義務。例如,疫情期間,美國政府高層公然針對亞裔群體搞污名化和種族歧視。美國內針對亞裔群體的暴力行為層出不窮,最新民調顯示,美國洛杉磯縣三分之二的亞裔居民擔心成為種族歧視下的受害者。私營監獄對有色人種和移民群體嚴重不公平對待,因為種族歧視導致的殺害非裔美國人和其他少數族裔的事件時有發生。美國的種種人權劣跡,已遭到多位聯合國人權特別機制報告員點名批評。
面對如此糟糕的人權記錄,美國不僅不反躬自省,反而以人權“教師爺”自居,把人權政治化、武器化,作為對別國干涉施壓的工具,動輒對其他國家人權指手畫腳。這是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的公然破壞,更與國際社會消除種族歧視、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努力背道而馳。
我們奉勸美方放下傲慢和偏見,對著“人權”的鏡子照照自己,正視自身問題,切實遵守《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公約》等國際人權公約,知錯認錯,知錯改錯。讓少數群體真正感受到公平正義,給正在遭受仇恨和暴力的亞裔人群真正的安全和保護,真正為改善本國人權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我還想強調的是,西方一些媒體在近期的報道中突出“白人”的身份認同,以自我設定的標準將不同種族分出“文明等級”,有選擇地展現所謂同情,發表諸如“這些不是來自敘利亞的難民,他們是基督徒,他們是白人,他們與我們很相似”等種族歧視言論,這嚴重背離人道主義初心和人權保護原則。針對西方媒體的種族主義言論,聯合國難民署發言人近日強調,無論流離失所者來自烏克蘭,抑或阿富汗、敘利亞,“我們必須記住,他們都是人”。我們希望西方一些媒體,早日拋棄雙重標準,多做有利于文明交流的事情,真正為和平服務,不要淪為渲染種族主義的平臺。
法新社記者:英國首相約翰遜周日呼吁中國同其他國家一道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外交部對此有何回應?
汪文斌: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一直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日前,習近平主席應約同美國總統拜登視頻通話時指出,烏克蘭局勢發展到這個地步,是中方不愿看到的。中方歷來主張和平,反對戰爭。我們向來從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發,獨立自主作出判斷,倡導維護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堅持按照聯合國憲章辦事,主張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這些大的原則是中方處理烏克蘭危機的立足點。中方已經提出了關于烏克蘭人道主義局勢的六點倡議,愿向烏克蘭和受影響的其他國家進一步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各方應該共同支持俄烏對話談判,談出結果、談出和平。美國和北約也應該同俄羅斯開展對話,解開烏克蘭危機的背后癥結,化解俄烏雙方的安全憂慮。
習近平主席強調,形勢越是復雜,越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性。任何情況下都要拿出政治勇氣,為和平創造空間,為政治解決留有余地。關鍵是當事方要展現政治意愿,著眼當下,面向未來,找到妥善解決辦法,其他方面可以也應當為此創造條件。當務之急是繼續對話談判,避免平民傷亡,防止出現人道主義危機,早日停火止戰。長久之道在于大國相互尊重、摒棄冷戰思維、不搞陣營對抗,逐步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全球和地區安全架構。中國一直在為和平盡力,將繼續發揮建設性的作用。
中方的立場是客觀公允的,同大多數國家的愿望相一致。時間將證明,中方的主張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