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的鄉村治理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黃孝光

  發于2020.12.7總第975期《中國新聞周刊》

  9月末,經歷了六年三任第一書記的接力脫貧攻堅,四川涼山美姑縣熱口阿覺村即將迎來最后的驗收">

<center id="8s93p"></center>
    1. <span id="8s93p"><noframes id="8s93p"><span id="8s93p"></span>
    2. <bdo id="8s93p"><meter id="8s93p"></meter></bdo>
      <label id="8s93p"></label>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290萬干部下鄉扶貧,“像談戀愛一樣治理鄉村”

      2020-12-07 08:49:58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第一書記的鄉村治理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黃孝光

        發于2020.12.7總第975期《中國新聞周刊》

        9月末,經歷了六年三任第一書記的接力脫貧攻堅,四川涼山美姑縣熱口阿覺村即將迎來最后的驗收時刻。

        壓力層層傳導,最終落在以第一書記為主導的駐村干部身上。脫貧成果來之不易,熱口阿覺村的第一書記王詔越來越忙,他不希望在驗收時出現絲毫差錯。迎檢之前,王詔組建了30多人的婦女團隊,對各家衣服擺放、被子折疊、衛生狀況等進行檢查指導。村里的彝帽編織隊伍也就位了,以向驗收人員展示他們獨特的手藝。迎檢前一天,王詔還熬夜把23卷脫貧資料重新核查了一遍。

        王詔是今年1月就任的熱口阿覺村第一書記。2018年6月,四川在全省范圍內選派3500余名幫扶干部,馳援涼山11個深度貧困縣。任職省公安廳高速公路公安局五分局交警的王詔主動報名,成為美姑縣騰地阿莫村的駐村干部。騰地阿莫村脫貧后,表現突出的王詔被調任至熱口阿覺村。熱口阿覺村海拔2200米,直到2018年才通上公路。脫貧任務更加艱巨,全村219戶964人,王詔去時尚余貧困戶78戶390人。

        這是一場舉全國之力的戰役,其動員力度之大,投入成本之高,涉及人員之廣泛,前所未有。截至2020年3月,全國向農村社區共派駐了25.5萬個駐村工作隊、290多萬名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干部,仍在駐村的有91.8萬人。脫貧攻堅促成了改革開放以來最大規模的干部下鄉。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中國即將消除絕對貧困,進入后脫貧攻堅時代。全國農村工作重點如何由精準扶貧轉向鄉村振興?第一書記制度向何處去?成為當前及未來一個時期不得不考慮的重大議題。

        “平戰結合”的駐村隊伍

        “全國脫貧看四川,四川脫貧看涼山,而美姑縣是涼山貧困面最廣、程度最深的一個縣。”王詔說。

        國家規定的貧困戶脫貧標準為“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四川將其進一步提升為“一超六有”——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準且吃穿不愁,有義務教育保障、基本醫療保障、住房安全保障,有安全飲用水、生活用電、廣播電視。“一超六有”中,個別指標容易生變,給脫貧驗收帶來不確定性。為此,美姑縣成立了專班來應對電視信號消失等突發情況,王詔則籌集了十余臺電視,以防有貧困戶家電視臨時損壞而影響驗收。

        截至今年2月底,中國貧困縣從832個減少至52個,其中有7個在四川涼山。這些剩余貧困縣被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形容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根據相關要求,符合退出標準的貧困縣需在當年9月底前提出申請,9月30日成為涼山7縣摘帽大考的最后期限。以9月30日為脫貧年度節點,涼山各地掛出迎檢倒計時的標語,王詔所在村亦貼出“倒排工作表”,“每個月排一次,精確到每周甚至每天要干什么工作。”

        相比之下,500公里之外的貴州六盤水,同樣駐村在深山區的蘇維壓力小了不少。今年年初,貴州尚余9個貧困縣未摘帽,其中位于烏蒙山腹地的六盤水市有3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1個省定重點縣,2014年建檔立卡時貧困人口占了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一。2015年,六盤水市質監局辦公室主任蘇維主動請纓,到全市貧困發生率最高的水城縣阿戛鎮高中村(后并入電光村)當第一書記。彼時高中村共374戶2056人,貧困戶258戶1405人,貧困發生率高達68.33%。而到今年年初,該村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51%,僅剩21戶貧困戶。

        作為2014年全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貴州將脫貧工作放在第一位的高度,明確提出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六盤水市扶貧辦副主任張樹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中央要求扶貧工作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為此,六盤水市委市政府每年與縣區、市直部門層層簽訂責任書,逐級立下軍令狀,形成了五級書記一起抓扶貧的工作格局。進入2020年,干部派駐力度逐步加大。據張樹才介紹,脫貧攻堅以來,六盤水全市368個市、縣直機關單位結對幫扶547個貧困村,5.8萬名各類幫扶干部實現對15.8萬戶61.6萬貧困人口結對幫扶全覆蓋。

        脫貧攻堅堪稱一場浩大的政治動員,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都明確了定點幫扶任務。2015年4月,中組部、中農辦和國務院扶貧辦印發《關于做好選派機關優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要求對全國12.8萬個貧困村和57688個黨組織軟弱渙散村選派第一書記開展駐村精準幫扶,此后第一書記制度全面鋪開。全國在崗的91.8萬駐村干部中,第一書記有逾20萬人。以貴州六盤水為例,第一書記的來源包括中央、省、市、縣、鎮5個層級,550多名第一書記實現了對貧困村和非貧困村的全覆蓋。

        作為“五級書記抓脫貧”的末端,駐村第一書記是這場脫貧攻堅戰役的重要角色,深度參與村莊規劃、產業布局、招商引資等扶貧事宜。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學者黃麗芬自2017年開始對第一書記進行持續調研,在她看來,第一書記制度相當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項“三農”政策和惠農資源的村莊集束器。“精準扶貧以來,來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種政策、資源、項目、理念大幅度輸送至村莊,第一書記群體作為扶貧主體與之同步進村,為實現國家與村莊、政府和農民的有效對接提供制度化渠道。”黃麗芬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

        不同類型村莊,派駐什么類型的第一書記有一定的講究。“總體而言,是把最難啃的骨頭交給最有能力或實力的人。”據黃麗芬觀察,更高的層級、更核心的部門所派駐的第一書記,去的往往是貧困程度更深的村莊。

        實踐中的做法更為細致,據六盤水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吳國興介紹,當地在選派第一書記時,首先組織相關部門對貧困村進行摸底,逐村了解情況,把所轄村莊分成基層組織建設薄弱的“弱村”、社會矛盾糾紛突出的“亂村”、經濟發展滯后的貧困村等類型;其次摸排各單位符合條件人員,了解其專業特長、工作經歷、家庭情況等;在此基礎上進行人村匹配,比如黨政干部匹配組織建設薄弱村、政法干部匹配糾紛突出村、經濟干部匹配發展滯后村等。

        吳國興舉例說,六枝特區關寨鎮是市級極貧鄉鎮,地域偏遠,群眾思想固化,村落之間矛盾糾紛較多,為此他們安排了市公安局4名干警到該鎮擔任第一書記。水城縣阿戛鎮電光村90%以上村民為苗族,且多數村民聽不懂普通話,為此組織部門選派了熟悉苗語的蘇維赴任。“事實證明,他去以后能短時間融入群眾,迅速打開工作局面。”吳國興說。

        第一書記并非“孤軍深入”,而是以團隊的方式進村。六盤水市駐村扶貧人員通常包含5大類型:一是第一書記及駐村工作隊,按省委組織部要求,一般由5人組成;二是結對幫扶干部,確保每戶貧困戶都有一名公職人員幫扶,視實際工作需要下村;三是下派輪戰干部,由市、縣選派單位領導班子成員,進行每人駐村時間不低于1個月的幫扶;四是下沉干部,相關單位除輪戰干部外,還會另派數人到村子支援,在村時間數月不等;五是決戰工作隊,由鄉鎮副科級干部擔任隊長,第一書記、村支書擔任副隊長,統籌在村工作幫扶力量,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楊波2010年來到六盤水市鐘山區海嘎村,連續駐村11年,是貴州駐村時間最長的第一書記。他告訴記者,海嘎村目前有駐村隊員5人、輪戰隊員1人、下沉干部4人、村兩委干部10人,此外相關單位還會階段性選派補充力量。“包括村兩委干部在內,一個貧困村通常有20人左右的干部團隊。”六盤水市扶貧辦副主任張樹才說。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小云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過去多年的社會轉型過程中,貧困鄉村大量的智力資源流失了,很難組織村民承接脫貧攻堅的各種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大量補充第一書記這種人才資源,對做好脫貧攻堅尤為關鍵。

        從“娘家”到“婆家”

        2015年剛到高中村時,在農村長大的蘇維仍然感到震驚:“這個地方完全超出我對貧窮的想象!村里沒有信號,村民喝的是雨水。電壓也不夠,有一家用電磁爐,其他幾十戶就用不成電了。”

        高中村十幾個寨子分散在高山深谷,蘇維到任那天,村莊被霧氣籠罩,看不到人家。村道均未硬化,他花了3個小時才走到村委會。

        “我那情況也差不多,村民背點土豆去集市賣,來回就要走8個小時。村里流行這樣一句話:點著火把出去,點著火把回來,走到半路天才亮,回到半路天都黑。”海嘎村第一書記楊波說。

        交通閉塞嚴重阻礙山村經濟的發展,為此,幾名受訪第一書記不約而同地通過修路、完善基礎設施來打開工作局面。楊波修路的第一筆資金是向其派出單位鐘山區委統戰部、區民宗局申請而來的。此前媒體報道,自2011年以來,楊波不斷從派出單位爭取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少數民族“雙培”資金等各類項目資金近180萬元。借助這些資金,他逐步修通了村里的通組路、串戶路,安裝太陽能路燈,并解決了移動信號覆蓋問題。

        在定點幫扶機制下,駐村第一書記的派出單位是所駐貧困村的幫扶單位,其能提供的資金、項目、技術、人力等資源是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村脫貧的重要保障。“不少第一書記將派出單位稱為‘娘家’,將村莊稱為‘婆家’。能否在‘婆家’取得優秀業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娘家’本身實力和支持力度。”學者黃麗芬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娘家”單位的資源能力和政策力度,是影響第一書記資源網絡的關鍵。資源能力越強的單位,派駐的第一書記向村莊提供的幫扶越大。

        蘇維的“娘家”是六盤水市市場監管局。“雖然資金實力不如其他部門,但可以隨時給我協調全國各地的技術專家,這是我‘娘家’的優勢。”據蘇維介紹,得益于六盤水市市場監管局在企業管理、種植技術、生產方式等方面的支持,他在高中村成功實施了多個產業項目。

        蘇維探索的第一個項目是養牛。“這里的苗族村民非常喜歡黃牛,村里荒山也多,養牛是發展產業的第一選擇。”2016年年底,在村委會牽頭下,42戶貧困戶參與成立水城縣“牛得很”農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按照“統一管理、集中養殖、自主經營”的模式,以“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進行。

        “建筑人員來看后,繪了兩個養牛場的圖紙,說要花500萬元。我們沒有錢,就開動員會,讓群眾先把地免費租給合作社,并讓每家每戶出義務工。最終花80萬元完成施工,加上買牛錢,一共花了130萬元。”在“娘家”的幫助下,蘇維邀請專家進行養牛技術指導,并帶合作社成員到省內20多家養殖場學習取經。看到養牛場產生效益后,越來越多的群眾主動申請加入,蘇維申請到產業扶貧資金400多萬元,將養牛場規模擴大到1萬平方米,可養殖1000頭牛。

        駐村幫扶中整合的資源實際上是系統性的,除“娘家”外,從鄉鎮政府、各個部門到社會力量,均構成第一書記的龐大后援團。以鄉鎮政府為例,其擁有精準扶貧資金配置、項目審批的權力。“資源是有限的,蛋糕怎么分是個問題。第一書記是組織上派下來幫我們的,我們會盡全力去支持他們工作的權威性。”阿戛鎮鎮長宮熙提道。

        2015年至今,高中村共爭取項目50個,包括人畜安全飲水、道路交通、圈舍改造、危房改造、人居環境改造、文化及黨建項目等,資金投入約6200萬元。產業方面,在蘇維主導下,高中村成功發展了集中養牛、牧草種植、少數民族服飾加工、火棘盆景等產業,建起了狝猴桃產業園、食用菌種植和黑山羊圈養基地。

        學者黃麗芬曾撰文分析,進入村莊后,第一書記還會充分利用私人關系網絡發動社會力量的支援,比如校友會、慈善機構、企業老板等。

        資源如何得到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第一書記的個人能力。高中村曾組織村民發展精品水果,但受海拔和氣候影響至今未掛果,這讓村民的積極性備受打擊。為此,蘇維在村中推廣養牛業時困難重重,經過200多次動員會才將項目落地。“施工過程也是反反復復,我通知明早7點到工地,第二天去了發現一個人沒有。也有不少村民投資后反悔,想收回資金的。”蘇維表示,作為第一書記不能泄氣,“如果有80%的成功幾率,不能把20%表現出來,要表現出萬分的信心才能把事干成。”

        “讓他們思想世界得到長大”

        據學者羅興佐觀察,脫貧攻堅過程中,第一書記被賦予極強的資源屬性,各方普遍認為,第一書記駐村核心目的在于帶去資源。

        “你去上頭幫我們跑點項目就好,不用天天待在這里。”5年前,村支書和村主任對剛開始駐村的蘇維說。據蘇維描述,彼時高中村“沒有一個高中生”,村民習慣于貧窮而抗拒改變,每到農閑時酗酒成風。時至今日,村中仍然張貼著勸誡標語:“不當懶漢不喝酒,早起干活早脫貧。”

        2010年,剛駐村的海嘎村第一書記楊波同樣手足無措。“因為大旱,民政部門運送愛心水,卻無村民來領,跟我說除非送到家門口。不少村民家沒有廁所,靠在灌木林里‘解決’,我告訴他們修一間廁所可以補貼400塊錢,他們卻跟我講條件,說沒有1000元修不下來。”

        接連的挫折,讓楊波明白思想脫貧的重要性。駐村11年來,楊波采取的是“引回來,走出去”的扶貧思路——既要吸引已經出去的、有見識的人回來建設家鄉,更要鼓勵村里的年輕人走出去。“我們這里屬于‘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培育產業的同時,就業扶貧也很重要。而且年輕人出去鍛煉幾年,回來一口普通話,各方面都會有很大的提升。”

        涼山熱口阿覺村的第一書記王詔對此深有同感。一位村民16歲之前未離開過村莊,后來外出打工多年,學會了漢語,如今被王詔培養成村中唯一的致富帶頭人,在村中從事養牛業并協助扶貧工作。

        為了鼓勵村民外出務工,楊波經常給村民算收入賬:“假設種十畝地,全家五口人干一年,收獲土豆1萬斤、玉米3000斤,收入大約1.2萬元。但如果你家兩個人去打工,一年就能賺7萬多元。有個村民身強力壯,卻害怕出去。我反復找他嘮嗑,試圖激起他內心的波瀾,讓他感受不一樣的生活。”楊波說。

        產業和就業扶貧之外,采訪時楊波反復向記者強調,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關鍵點。“小手牽大手,通過對小孩的引導來改變家庭。他們長大了,海嘎才會迎來真正美好的未來。”為了討好小孩,給他們灌輸學習觀念,楊波口袋里隨時揣著糖果。每年兒童節,他都會給學生購買禮品,上臺發言甚至表演節目。他向“娘家”和公益組織爭取資源,向海嘎小學捐贈了桌椅、書本、校服、演出服等大量物品。2018年,他爭取共青團貴州省委的支持,組織了15名學生參加省里舉辦的夏令營。

        在駐村干部和學校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海嘎村村莊環境改善,海嘎小學也迎來巨變。“2010年我剛來的時候,村小只有一名老師、十幾個學生,現在已經有12名老師、100多個學生了。”楊波提到,學校力推音樂教育,如今海嘎小學的學生人手一把樂器,有電吉他、架子鼓,“樂器將他們連向了外面的世界”。

        今年8月19日晚上8點,海拔2360米的海嘎小學迎來高光時刻——11名女孩和新褲子樂隊開了一場搖滾演唱會,142萬人在抖音觀看了他們的直播。“全村357戶人,安了260多盞太陽能路燈,到了晚上一片祥和氣氛。現在大家思維變了,會跟我說,以前的生活是不太行哦。”楊波說。

        相比海嘎,涼山熱口阿覺村的情況仍然艱難。王詔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村兩委干部最高學歷是小學畢業,唯一識字的村文書今年嫁人后和老公外出務工了。“沒有駐村工作隊,村里工作基本開展不了。”為此,王詔準備在11月末彝歷新年,外出務工人員回家之際,補充招募一批新的致富帶頭人和村干部后備人選。在教育問題上,王詔同樣下了很大功夫。“為了保證義務教育階段零輟學率,在村干部需要逐戶敲門,排查有沒有漏掉或偷跑回家的。”

        楊波認為,扶貧不光要修路架橋補水、爭取資金建設項目,更需要注入新鮮理念,“讓他們思想世界得到長大。”“起初他們不愿意往前走,或者不知道如何邁開腳步。等我們離開時,他們也能夠行走自如,脫貧攻堅的目標才算真正實現。”

        重塑鄉村治理格局

        有學者認為,為了完成脫貧攻堅的階段性任務,代表國家治理的第一書記,在激活村莊社會“造血”功能的同時,也給原有的村民自治秩序帶來了改變。為此,第一書記需要處理好“國家治理”和“村民自治”的關系,一方面發揮國家的規劃、引導、幫扶作用,另一方面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和積極性。

        “第一書記發揮的作用很大。”六盤水市扶貧辦副主任張樹才向《中國新聞周刊》提道,中西部地區發展滯后,與村干部素質欠缺有莫大關系:“村兩委干部祖祖輩輩在那里,資源、思維包括工作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第一書記熟悉村情以后,很容易施展其統籌協調的才能。”

        蘇維的實踐印證了這一點。“我在省、市、縣直機關都待過,但對國家惠民政策如何落地見效不了解。到高中村后,我才明白從中央到地方,政策是怎樣最終落地的。”蘇維認為,第一書記一職給予其充分的發揮空間。

        如何處理與村兩委的關系,是蘇維等第一書記必須面對的問題。根據學者黃麗芬的研究,圍繞扶貧工作,第一書記和村兩委形成了三種關系形態:包辦代替型、輔助合作型和獨立松散型。具體而言,包辦代替型關系指的是第一書記掌握村莊多項事務的決策權,替代村兩委成為實際的“當家人”;獨立松散型關系指的是,第一書記在村莊發展中未能發揮明顯作用,村民更認同村干部。

        相較之下,輔助合作是較為理想的關系形態——第一書記和村兩委之間建立起高效有序的分工合作關系,共同推動村莊的發展。“為解決好兩者關系,我們主張第一書記下去過后,哪怕職級再高、能力再強,也要服從鄉鎮黨委的統一領導。在幫助建強基層黨組織的同時,避免大包大攬、打亂基層脫貧攻堅工作的指揮體系。”六盤水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吳國興說。

        輔助合作的關系需要著力培養,而這也是第一書記角色的題中之義。相關文件明確指出,第一書記駐村包含四大工作方向:組織建設、精準扶貧、為民辦事服務和提升村莊治理水平。這意味著,發掘并培養一支高度團結、戰斗力強且“帶不走”的村委班子,是第一書記的首要職責。

        蘇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增強村兩委的治理能力。他和村干部一起研究制定新的規章制度,要求村干部實行坐班制并納入考核報鎮政府;探索“組村社合一”,村黨支部與合作社合署辦公;2017年村兩委換屆選舉時,他還積極做工作讓文化程度低、年紀較大的村干部主動退出了村兩委。

        楊波采取的則是“人為掉鏈子”的方法。“我們把機關辦公先進之處引到村里,教村干部打字、整理材料。為了提高他們的辦事效率,避免他們產生依賴,有時候我就故意在任務緊的時候頭疼一下、肚子疼一下,逼迫他們走上前臺。”據楊波介紹,海嘎村兩委如今成了“微型政府”,紀律嚴明,每天按點上下班。“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無論脫貧攻堅、綜治維穩、疫情防控、掃黑除惡、防汛防災等,都是我們這一幫人在做。我們實行的是‘小分工大合作’,白天工作,晚上會議調度。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是一個戰壕的兄弟。”

        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楊芳撰文提到,駐村第一書記政策的實施,不僅助力脫貧攻堅,也改變村莊治理的模式,形成國家支持、村委主導、村民參與的新的村莊治理格局。

        蘇維認為,脫貧攻堅以來,村民對國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發生了逆轉。“曾經一段時間,干群關系緊張,村干部覺得群眾蠻橫無理,群眾覺得干部不干實事。”蘇維將村莊治理比作談戀愛,是干部和群眾互相建立信任、達成默契的過程,“‘單相思’沒用,上面搞某個政策,不是直接就能落地實施。尊重群眾的想法、意愿,把方法、思路變成群眾自己的很重要。”

        從集團軍到特種軍

        六盤水市扶貧辦提供給《中國新聞周刊》的資料顯示,截至目前,該市62.66萬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23.3%下降為0,61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3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摘帽”。

        楊波所駐的海嘎村不僅摘掉“貧困帽”,還成了韭菜坪旅游景區半山腰上的“花園村落”。寬闊干凈的柏油路從山腳直通山頂,白墻灰瓦的民房錯落有致,文化廣場、衛生室、運動場等設施一應俱全。

        脫貧攻堅即將收官之際,規模龐大的第一書記們也面臨去留問題。作為脫貧攻堅戰線上的年份英雄,明年是否會留在海嘎村,對楊波而言還是個未知數。熱口阿覺村的王詔作為四川省綜合幫扶隊伍成員,則將于明年6月結束駐村工作。他希望離開之前為村里的集體產業做點事——將該村的彝帽編織手藝打造成特色品牌,把村中更多的閑置勞動力培養成手工藝人。

        對貧困村而言,脫貧只是開始,鄉村振興的任務接踵而至。根據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部署,鄉村振興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總要求,分三個階段實施,到2050年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

        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雪峰向《中國新聞周刊》分析,當前鄉村振興是低水平、起點式的,尤其脫貧攻堅重點所在的中西部農村地區,雖然農民脫貧了,地方經濟基礎卻普遍比較落后。基于此,他認為當前階段惠農政策的重點“不是要建設一個比城市好的農村,而是要建設一個能保持農村基本生產生活秩序、可以為絕大多數農民提供退路和保底的鄉村”。

        “對貧困地區來講,扶貧和鄉村振興是一回事。”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小云向《中國新聞周刊》提到,鄉村振興更加需要專業性的人才,更加需要充實村一級的黨的領導;在這種情況下,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其中一個環節是組織形式的銜接,而第一書記制度是組織銜接中最重要的部分。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將第一書記制度向鄉村振興任務重的村拓展,促使第一書記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實現銜接。這意味著,將“建立第一書記派駐長效工作機制”。今年脫貧攻堅相關會議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多次強調,“要把貧困群眾‘扶上馬’之后再多‘送一程’”“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

        而如何實現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的無縫對接,成為繼續推行第一書記制度的關鍵議題。

        “據了解,中央政策對西部地區脫貧攻堅有個過渡期的說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前5年重點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保持政策相對穩定,在此基礎上適當進行優化調整。”六盤水市委組織部二級調研員廖明芳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脫貧攻堅屬于集團軍作戰,需要的是擅長搞攻堅、能猛沖猛打的干將,鄉村振興階段需要的則是特種作戰,傾向于選拔會經營、懂產業、擅管理的小諸葛式的人才,“人數不一定要這么多,但專業能力要強。”

        蘇維認為,鄉村振興過程中,核心依舊是發展產業:“不能指望靠村民打工回來建設家鄉,也無法完全依賴國家施惠。解決不斷依賴向上要錢的唯一途徑,是增加村集體的收入。”據蘇維介紹,為避免吃“大鍋飯”的弊病,電光村正在對村合作社進行改制,將村民股份轉給有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的大戶,由大戶經營并每年分紅給村委,村委再將利潤分配給前期投資的村民。

        學者黃麗芬認為,當前由精準扶貧向鄉村振興過渡的階段下,第一書記工作重心應放在如何實現從造血到輸血的轉變上,回歸到村莊組織建設上來。“無論貧困治理還是鄉村振興,真正的主體應該是村干部和村民,提高村莊內生社會活力和治理能力,是第一書記工作的最重要方向。”賀雪峰則向《中國新聞周刊》強調,扶貧攻堅結束后,基層治理應盡快恢復常規。

        “在省里規范制度出來之前,我們這里下一步的鄉村振興將沿用脫貧攻堅架構,從縣指揮部、鄉鎮工作團到村第一書記,體制機制暫時不變。”六盤水市阿戛鎮長宮熙說,脫貧攻堅只是畫上一個逗號而非句號,如何謀劃鄉村振興,基層干部依然任重道遠。

        《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第45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 相關閱讀
      • 國家發展改革委:“十四五”規劃《綱要》問計求策活動收到線上建言3.7萬條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記者安蓓、戴小河)記者7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凝思匯智 共謀新局”——“十四五”規劃《綱要》問計求策活動線上已收到建言3.7萬條,線下活動共發放問卷4000多份。此外,通過...

        時間:12-07
      • 韓正將與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共同主持召開中新雙邊合作機制會議

          中新社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 梁曉輝)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中國新加坡雙邊合作聯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中新蘇州工業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中新天津生態城聯合協調理事...

        時間:12-07
      • 國務院同意將遼寧省遼陽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務院關于同意將遼寧省遼陽市   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國函〔2020〕162號 遼寧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于申報遼陽市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請示收悉。現批復如下:   一、同意將遼陽市列為...

        時間:12-07
      • 財政部、應急管理部下撥中央冬春救災資金62.447億元

          中新網12月7日電 據應急管理部官方微信消息,日前,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安排下撥2020-2021年度中央冬春救災資金62.447億元,用于支持幫助災區統籌做好受災群眾今冬明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確保受災群眾安...

        時間:12-07
      • 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太陽,為什么還要再造一個?

          近日,我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實現首次放電,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那么,究...

        時間:12-07
      • 中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創新前沿)  本報北京12月6日電 (記者馮華、余建斌)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并于6時12分將樣...

        時間:12-07
      • 中科院臨近空間數據上線共享 服務全球用戶

          中新網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7日發布消息說,由該院牽頭承擔的中科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臨近空間科學實驗系統”(又稱“鴻鵠專項”),其科學數據...

        時間:12-07
      • 上海公布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病毒溯源結果

          中新網上海12月7日電 (記者 陳靜)在7日舉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疾控中心披露了近期6例確診病例溯源結果。一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工作的浦東醫院已正式結束閉環管理,8日起全面恢復門診、...

        時間:12-07
      • 中東歐國家駐華使節肯定中國發展前景

          中東歐國家駐華使節肯定中國發展前景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機遇  央視網消息:日前,部分中東歐國家駐華使節受邀參訪江蘇昆山長三角經濟區。使節們高度肯定中國發展前景,認為隨著...

        時間:12-07
      • 財政部:惠農落實處 加大力氣解決拖欠保險公司保費補貼問題

          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6日在武漢舉行。在大會的“農險專項產品創新與脫貧攻堅”分論壇上,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中央財政支持下,我國農業保險從無到有,...

        時間:12-07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丁香婷婷色五月激情综合深爱 | 天天综合天天做天天综合| 久久综合鬼色88久久精品综合自在自线噜噜| 香蕉国产综合久久猫咪| 久久久久综合网久久|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色婷婷99综合久久久精品|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色成年激情久久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亚洲五月综合网色九月色| 日韩无码系列综合区|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俺来也|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久久婷婷丁香五月综合五|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色欲天天婬色婬香视频综合网|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深深爱| 久久―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 色综合网站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