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8日,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專門以考古為主題舉行集體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站在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的戰略高度,精辟論述我國考古">

<center id="8s93p"></center>
    1. <span id="8s93p"><noframes id="8s93p"><span id="8s93p"></span>
    2. <bdo id="8s93p"><meter id="8s93p"></meter></bdo>
      <label id="8s93p"></label>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習近平總書記“考古公開課”的15個要點

      2020-12-02 12:37:41

      來源:求是網

        2020年9月28日,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專門以考古為主題舉行集體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站在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的戰略高度,精辟論述我國考古工作。

        2020年第23期《求是》雜志刊發了這篇重要講話(全文)。

        筆記君為您梳理了15個要點,學習收藏!

        01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

        縱觀歷史,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植根于中華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步,有著旺盛生命力。

        我國浩如煙海的文獻典籍記錄了中國3000多年的歷史,同時在甲骨文發明以前在中華大地還有1000多年的文明發展史、超過百萬年的人類發展史并沒有文字記載??脊艑W者將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遺存發掘出土,將塵封的歷史揭示出來,將對它們的解讀和認識轉化為新的歷史知識。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

        02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我們的實踐創新必須建立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上,必須行進在歷史正確方向之上。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各級黨委(黨組)和領導干部應該盡可能多地學習和掌握一些我國歷史知識。中央政治局以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為題舉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目的是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

        03

        考古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

        百萬年的人類起源史和上萬年的人類史前文明史,主要依靠考古成果來建構。即使是有文字記載以后的文明史,也需要通過考古工作來參考、印證、豐富、完善。

        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子孫后代。

        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要加強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

        04

        我國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我國很早就有了考古學研究。

        1921年,我國開始對仰韶文化遺跡進行考察,我國現代考古學由此誕生,即將走過百年歷程。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建立健全考古工作體系,專業隊伍不斷壯大,工作規模不斷擴大,重要發現層出不窮,學術研究和技術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國際學術話語權明顯提升。即使是在六、七十年代,我國在秦始皇陵兵馬俑、馬王堆漢墓、河姆渡遺址等考古工作中也取得了重大成果。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考古工作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提出要求,到地方考察時也看了不少當地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去年8月,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開座談會并就文物保護和研究工作發表了講話。

        經過幾代考古人接續奮斗,我國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

        05

        考古發現展示了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

        我國考古發現的重大成就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最新考古成果表明,我國是東方人類的故鄉,同非洲并列人類起源最早之地;北京猿人在50萬年前就發明人工用火術,為全球最早之一;早在1萬年前,我們的先人就種植粟、水稻,農業起源同西亞北非并列第一;我國在樂器、獨木舟、水利設施、天文等方面的發明發現也是全球最早或最早者之一。考古成果還說明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家國一體的形成發展過程,揭示了中國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價值觀和中華民族日用而不覺的文化基因。

        這些重大成就為我們更好研究中華文明史、塑造全民族歷史認知提供了一手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文化、社會、歷史意義。

        06

        考古發現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

        我國考古發現的重大成就充分說明,我國在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等各個時代的古代文明發展成就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我國先民在培育農作物、馴化野生動物、尋醫問藥、觀天文察地理、制造工具、創立文字、發現和發明科技、建設村落、營造都市、建構和治理國家、創造和發展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令人贊嘆的成就。

        這些重大成就展示了中華民族開拓創新、與時俱進、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是蘊涵著豐富知識、智慧、藝術的無盡寶藏,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07

        考古發現展示了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續至今、從未中斷的文明。

        長期以來,中華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無、交流借鑒,向世界貢獻了深刻的思想體系、豐富的科技文化藝術成果、獨特的制度創造,深刻影響了世界文明進程。中國古代農業技術、“四大發明”以及漆器、絲綢、瓷器、生鐵和制鋼技術、郡縣制、科舉制等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鮮明的獨創性。

        這些重大成就展示了我國在悠久歷史進程中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突出貢獻,也展示了中華民族以和為貴的和平性格、海納百川的包容特質、天下一家的大國氣度。

        08

        考古工作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

        考古工作是一項重要文化事業,也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歷史文化領域的斗爭會長期存在,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考古工作,用事實回擊對中華民族歷史的各種歪曲污蔑,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

        09

        繼續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我國古代歷史還有許多未知領域,考古工作任重道遠。比如,夏代史研究還存在大量空白,因缺乏足夠的文字記載,通過考古發現來證實為信史就顯得特別重要。又比如,“三皇五帝”等史前人物,是神話傳說還是確有其人?也需要考古工作去揭開謎底。

        要實施好“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加強考古資源調查和政策需求調研工作,提高考古工作規劃水平。要圍繞一些重大歷史問題作出總體安排,集中力量攻關,不斷取得新突破。

        10

        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闡釋工作

        考古學界要會同經濟、法律、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科技、醫學等領域研究人員,做好出土文物和遺址的研究闡釋工作,把我國文明起源和發展以及對人類的重大貢獻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現出來。

        要吸收最新史學研究成果,及時對我國古代歷史部分內容進行完善,以完整準確講述我國古代歷史,更好發揮以史育人作用。

        11

        搞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考古遺跡和歷史文物是歷史的見證,必須保護好、利用好。

        要建立健全歷史文化遺產資源資產管理制度,建設國家文物資源大數據庫,加強相關領域文物資源普查、名錄公布的統籌指導,強化技術支撐,引導社會參與。

        要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放在第一位,同時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發揮作用。

        要健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機制,把文物保護管理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實施。

        要制定“先考古、后出讓”的制度設計和配套政策,對可能存在歷史文化遺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前不得使用。

        要深刻汲取國內外重大文物災害事故教訓,督察落實主體責任,強化隱患整治,增強歷史文化遺產防護能力。

        要加強執法督察,規范舉報流程,嚴厲打擊文物犯罪。

        12

        加強考古能力建設和學科建設

        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深入進行理論探索,包括探討符合歷史實際的人類文明特別是中華文明的認定標準,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增強中國考古學在國際考古學界的影響力、話語權。

        要運用科學技術提供的新手段新工具,提高考古工作發現和分析能力,提高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能力。

        要積極培養壯大考古隊伍,讓更多年輕人熱愛、投身考古事業,讓考古事業后繼有人、人才輩出。

        13

        發揚光大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要結合新的實際發揚光大。

        要通過深入學習歷史,加強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的傳播,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認識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認識中華文明取得的燦爛成就,認識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14

        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要運用我國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通過對外宣傳、交流研討等方式,向國際社會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講清楚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讓世界了解中國歷史、了解中華民族精神,從而不斷加深對當今中國的認知和理解,營造良好國際輿論氛圍。

        15

        關心愛護考古工作者

        廣大考古工作者風餐露宿、青燈黃卷,展現了深厚的愛國情懷、堅定的學術志向、頑強的工作作風。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考古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總書記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牢固樹立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責任重大的觀念,關心愛護考古工作者,積極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支持,為考古事業、文物保護、歷史研究創造良好條件。

      • 相關閱讀
      • 胡春華出席中國歐盟商會成立20周年慶祝晚宴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記者伍岳)中國歐盟商會成立20周年慶祝晚宴2日在北京舉行,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出席并致辭。   胡春華表示,今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同歐盟領導人兩次視頻會晤,同多位歐盟成員國領導...

        時間:12-03
      • 外交部就俄歐航天機構祝賀嫦娥五號著陸、美國疫情形勢等答問

          2020年12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總臺央視記者:11月29日是“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12月1日,聯合國舉行紀念大會。習近平主席向大會致賀電。古特雷斯秘書長敦促以色列和...

        時間:12-03
      • 中俄總理第二十五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全文)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中俄總理第二十五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米舒斯京于2020年12月2日以視頻方式舉行中俄總理第二十五次定期會晤。   一  ...

        時間:12-03
      • 我國將以實際行動推動RCEP落地生效

          我國將以實際行動推動RCEP落地生效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記者于佳欣)針對日前正式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作為協定成員國,中國要以自身行動積極推...

        時間:12-03
      • 省級大員調整密集 今年來10省份省委書記換人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3日電(記者 闞楓)近期,省部級干部的人事調整再度進入密集期,今年以來,全國已有十余省份省級黨政“一把手”出現人事調整,10位省級黨委書記履新。 資料圖:尹力。中新社記者 ...

        時間:12-03
      • 2021省級兩會時間陸續公布 1月中下旬扎堆召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3日電(郎朗) 距離2021年還有不到一個月,各地也將2021年的省級地方兩會提上日程。截至目前,已有至少16個省份確定了2021年省級人代會的召開時間,大多集中在1月中下旬。 資料圖...

        時間:12-03
      • 今年前10個月脫貧攻堅稅收優惠政策減稅超950億元

          今年前10個月脫貧攻堅稅收優惠政策減稅超950億元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申鋮、劉文昕)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負責人王世宇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前10個月,稅務部門落實支持脫貧攻堅各項...

        時間:12-02
      • 進口冷鏈產品從業人員如何做好自我防控?

          進口冷鏈產品從業人員如何做好自我防控?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題:進口冷鏈產品從業人員如何做好自我防控?   新華社記者栗雅婷 張宇琪 張旭東   11月30日,青島市下轄的膠州市對進口冷鏈產品“應...

        時間:12-02
      • 促消費政策再“加碼” 家電家具消費迎來利好

          促消費政策再“加碼” 家電家具消費迎來利好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促消費政策再“加碼” 家電家具消費迎來利好   新華社記者王雨蕭   作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耐用消費品,家電家具是承載人們對...

        時間:12-02
      • 中國與東南亞企業數字“鵲橋”匯商機

          中國與東南亞企業數字“鵲橋”匯商機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劉文昕、申鋮)為促進中國和東南亞地區企業交流合作,中國—東南亞(緬甸)國際貿易數字展覽會2日在北京開幕,預計將吸引來自東南亞地區的...

        時間:12-02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00|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欲|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天天在线天天综合网色|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蜜月|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久久88色综合色鬼|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俺也去|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国产人|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久久桃花综合桃花七七网|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男男| 婷婷综合激情五月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伊人久久成人成综合网222|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伊人|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天天综合日日噜噜噜|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久久老色鬼天天综合网观看|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一区|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_中| 天天久久影视色香综合网|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国产在线视频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