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材料研究論文,介紹科學家研發出一種生產高強度生物基材料的制造方法,這種材料可以作為塑料的替代品。
石油基塑料對環境和人類健康構成了挑戰,但難以找到與其機械特性相似的可持續生物基塑料取代它們。在聚合物中加入取向一致的小填料顆粒可以改善其機械性能,但控制聚合物中顆粒取向的方法還沒有開發完善。
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教授及同事描述了一種利用壓力在生物基聚合物中排列小顆粒的工藝。在壓力的作用下,材料的厚度減小,顆粒排列成行。纖維素基聚合物填補了垂直排列的礦物顆粒之間的空隙,形成了與磚墻相當的微結構。這種結構使材料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優于許多高性能塑料。在會讓普通塑料變脆或軟化的溫度下,其機械性能也能保持穩定。論文作者通過制造手機殼,證明了該工藝可以擴展,而且該材料易于加工。
論文作者總結說,這種方法為高性能全天然材料的規模化生產提供了一條途徑,開發這種工藝對于促進生物基材料在工業和工業應用中的使用可能具有重要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