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重申科學無國界精神

  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

  11月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閉幕。論壇采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吸引了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

<center id="8s93p"></center>
    1. <span id="8s93p"><noframes id="8s93p"><span id="8s93p"></span>
    2. <bdo id="8s93p"><meter id="8s93p"></meter></bdo>
      <label id="8s93p"></label>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重申科學無國界精神

      2020-11-02 04:09:33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重申科學無國界精神

        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

        11月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閉幕。論壇采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吸引了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分布在四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40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200余位優秀青年科學家參加。

        當今世界面臨哪些共性問題,如何集聚全球頂尖科技力量,讓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人類?“最強大腦”齊聚上海,帶來怎樣的科技創新新動能?讓我們一起回顧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規模最大的科學界盛會。

        1 科學家有國籍,科學無國界, 任何國家的科學事業都應以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的

        疫情之下,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杰·科恩伯格還是決定來到上海。在經過14天隔離期后,10月30日,作為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的他在本屆論壇開幕式上作了主旨演講。

        “對大多數國家來說,目前國際會議只能推遲或在線上舉辦,但我們能舉辦一場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論壇,這要歸功于中國的抗疫成果和上海市的努力。”羅杰·科恩伯格說。

        分布在四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近140位全球頂尖科學家,200余位優秀青年科學家……據大會組委會統計,今年參會的科學家人數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較大幅度增加。

        “坦率地說,我們本來做好了海外科學家都無法到現場參會的準備。但是羅杰·科恩伯格認為,現場參會是他們的分內事,只要有一絲可能性就去爭取。最后,各方的共同努力促成了他來華,這確實非常不容易?!笔澜珥敿饪茖W家協會秘書長王侯說。

        開幕式上,幾乎所有頂尖科學家演講的關鍵詞都包含“攜手合作”。疫情發生以來,各國科學家協力尋求抗疫之道,在治療、藥物和疫苗研發、防控等多個重要領域開展科技攻關和跨國合作,為抗擊疫情作出了重大貢獻。

        緊隨開幕式的,是“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主題會議。在疫情肆虐全球、極端氣候和環境事件頻發、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的當下,該主題意義更為凸顯。正因如此,仍然奔忙在抗疫一線的“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欣然應邀發表視頻演講。

        “今年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科學工作者、醫務工作者為拯救生命付出了巨大努力,很多人甚至為此奉獻出他們的生命。我看到各國的同行奮力推進各項病毒檢測、疫病的防治、疫苗的研發等等,這都是告慰犧牲者的最好方式。”鐘南山說。

        鐘南山表示,科學家的確是有國籍的,但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他作為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評估專家組的一員,在這幾個月里見證著各國科學家和醫療工作者卓越的工作,也相信任何國家的科學事業,尤其是基礎科學的領域,最終都應以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的。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上海中心執行理事長裘正義告訴記者,這屆論壇的最大特點就是在疫情的背景下克服種種困難,跨地域跨時區,把科學家聚合在一端,顯示出科學本身的力量和科學家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注,是“科學無國界”精神的有力實踐。

        2 人為什么要睡覺,納米技術如何運用到人體……“科學天團”的頂尖思想交鋒

        人為什么要睡覺?這個問題困擾過不少小朋友,同時也困擾著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邁克爾·羅斯巴什,盡管他本人就是生物鐘揭秘者、晝夜節律研究的權威?!拔艺J為這個問題是神經科學的一大挑戰,也是非常有趣的問題。落到實地來說,就是如何讓睡眠和晝夜節律更加有效?!?/p>

        以參會科學家開放討論為最大特色的莫比烏斯論壇貫穿會期3天,滿載著100多位頂尖科學家的思想交鋒。

        生物基因大測序呼喚跨學科合作。2011年沃爾夫農業獎得主、“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負責人哈里斯·李文表示,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中,高質量基因組序列的數量非常有限?!耙虼?,我們必須對所有生命進行排序,才能完全理解生命的起源,也才能更加明確對地球上的生命而言,未來應該是什么樣的?!?/p>

        納米技術幫助人類變得更強。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伯納德·費林加希望能夠將納米技術運用到人體上,建造微型的機器,幫助人類擁有更健康的身體。

        在不少熱門科幻電影里,引力波是跨越時空,傳遞信息的信使。真實世界里,引力波確實是一位信使,而這樣的信使,在宇宙中還有很多。在科學前沿話題講堂上,美國實驗物理學家、引力波研究先驅巴里·巴里什提出,多信使天文學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將通過不同信使進行信息結合的形式來告知宇宙的發展變化。

        黑洞是近年來科學領域的熱門話題,人類首張黑洞照片也是學術界的大明星。拍下這張照片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項目負責人、美國天體物理學家謝普德·多爾曼指出,黑洞數據還能夠在實驗室里被用作極端實驗,優化廣義相對論的實驗驗證,同時了解黑洞如何向星系中心提供能量,形成人類所看到的壯觀景象。

        農業與糧食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根本命題。在“共同家園”系列峰會上,數位頂尖科學家通過連線,共話科學力量之于農業生產的無限可能。

        2014年沃爾夫農業獎得主雷夫·安德森通過全基因組測序的統計數據,區分了不同地理位置、環境中的鯡魚種群。這樣一來,就有可能徹底改變漁業管理模式,根據種群而非單一的地理緯度來設定魚類的捕撈配額,從而保護生物多樣性。

        2008年沃爾夫農業獎得主約翰·皮克特關注食品與農業中的可持續集約化科學,認為可以借助可持續的非季節性干預代替化肥、殺蟲劑等的季節性投入,通過破解植物信息素的秘密,以植物自身釋放出的化學物質抵御害蟲的破壞。

        3 科學家們已經研發出多款新冠疫苗,人類有望在明年年底前打敗疫情

        在當前形勢下,尤其需要開展新冠肺炎藥物、疫苗、檢測領域的研究合作,聚焦氣候變化、人類健康等共性問題,讓科技創新更好造福人類。

        從被煙霧籠罩的金門大橋,融化并燃燒的北極永凍層,大量死亡的博茨瓦納大象,再到最近的新冠病毒,納米材料學家、碳納米管研究領軍人物戴宏杰在演講中通過新聞事實指出氣候變化是真實存在的,呼吁科學家對環境和人類健康作出貢獻。

        疫情期間,戴宏杰參與了新冠肺炎診斷相關項目,其團隊開發出一種不需要任何血液的非侵入性檢測方法,引入“黃金納米膜”(將納米結構的金膜涂在載玻片上)的概念,通過信號的放大完成更為精確的檢測?!袄眠@種非常敏感的納米平臺,可以只提取唾液并檢測其中的抗體,即使濃度很低也能檢測出來。”

        本屆論壇上,不少內容圍繞疫情而來,帶來了對抗新冠病毒的最新進展。記者了解到,目前,全球的科學家們已經研發出多款新冠疫苗,并且找到一批新冠病毒優質中和抗體,人類有望在明年年底前打敗疫情。

        在“科學前沿與顛覆性技術”論壇上,英國牛津大學副校長查斯·邦德拉在演講中提到,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制藥公司聯合,在過去短短幾個月中研發新冠疫苗,目前已投入臨床測試。這得益于政府機構、高校、企業的通力合作,也是全球聯合抗疫的一個縮影。

        “我們很驚喜地看到,這個團隊在過去6到8個月中取得的成果,原本要花6到8年才能完成,所以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查斯·邦德拉說。

        當前,全球進入三期臨床的新冠疫苗,都是用來預防的,而感染病毒后的特效藥還是空白。2015年阿爾巴尼醫學獎得主,單分子酶學、單細胞基因組學開創者謝曉亮帶來了一些新冠肺炎治療的好消息,他的團隊利用最新的單細胞基因組學技術,已找到一批新冠病毒優質中和抗體。

        “這些中和抗體都是B細胞產生的,我們對單個的B細胞進行DNA測序,因為每個B細胞都有特別的序列,所以需要單細胞技術,這是第一次把單細胞技術用到人員的中和抗體的篩選。”謝曉亮介紹。

        現階段,謝曉亮團隊正在中國、澳大利亞推進臨床試驗,一期的健康志愿者試驗即將結束,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試驗也即將開始。團隊表示,目前所有動物實驗都證明中和抗體是有效的。

        在論壇上,羅杰·科恩伯格以及新科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美國病毒學家哈維·阿爾特等多位頂尖科學家贊揚了中國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反應,并表示,新冠疫苗預計在明年大規模面向公眾使用,屆時疫情有望過去。

        4 開放包容、互惠共享,共同制定未來科研計劃、推進世界科學事業

        共襄盛會的同時,頂尖科學家們對未來也充滿期待。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陳賽娟說:“如何把基礎研究的成果轉化到臨床,為臨床服務,希望能在這個場合進行充分交流。”中國科學院院士、神經解剖學家蘇國輝認為,我國能有這么大的力度舉辦此論壇,是為人民的健康未來所作的重要貢獻。

        正如蘇國輝所說,在中國,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一如既往。

        在本屆論壇開幕式上,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展基金會成立,將重點聚焦科學交流、青年發展、科研轉化、科學教育等4類項目,支持全球科學合作。同時,位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內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云啟幕”,將集聚全球頂尖國際組織總部、頂尖科學家創新實驗室基地,形成具有強大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核心區。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秘書長王德宏介紹,社區面向國家重特大需求,聚焦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學等世界科技前沿領域,將“最先一公里”優勢轉化為“最后一公里”的發展動能,融合頂尖科學資源與醫院、學校等配套建設,打造符合創新規律的空間載體。

        “已經有4個頂尖科學家明確實驗室要入駐我們頂尖科學家社區,還有20個頂尖科學家會陸續入駐。我們希望通過引進國際頂尖科學家實驗室,把他們實驗室建設的經驗和科研成果帶入中國?!蓖醯潞暾f。

        10月31日,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上海中心與華東師范大學發出倡議,組建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少年教育聯盟。聯盟目標是在上海中心提供的全球科學家與華東師范大學等高校專家指導下,探索培養青少年科學興趣的途徑、提升科學精神的方法、增強探究能力的手段。目前,已有1024所中小學成為聯盟實驗基地學校。

        “任何時代下,敢于挑戰創新并傳承前人智慧財富的都是青年人。因此,政府和科學界需要慷慨并耐心地鼓勵這些真誠熱愛基礎科學的青年科學家和學生們?!笔澜珥敿饪茖W家協會副主席、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表示。

        “我們生活在一個相互聯系的世界里,不只是新冠肺炎等傳染性疾病,還迫切需要解決生物多樣性、可持續能源和氣候變化等難題。全世界人們要以開放和信賴的態度共同協作,即使是非常基礎的科學研究,也需要成千上萬的科學家共同努力?!?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文卡·拉馬克里希南希望,全世界頂尖科學家可以繼續不論年齡聚在一起,共同制定未來科研計劃,推進世界科學事業。(本報記者 楊文佳)

      • 相關閱讀
      • 美國經濟學家:中國將更注重高質量發展 更注重本國核心技術研發

          美國經濟學家:中國將更注重高質量發展 更注重本國核心技術研發  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美國前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安東尼·陳表示,中國的發展將更加注重...

        時間:11-02
      • 兩部門:2022年實現98%以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入互聯網

          中新網11月2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工信部、國家衛健委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遠程醫療網絡能力建設的通知。通知要求,擴大網絡覆蓋,提高網絡能力,推廣網絡應用,2022年實現98%以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時間:11-02
      • 中方:將繼續積極參與病毒溯源和傳播途徑全球科學研究

          中新網北京11月2日電 (黃鈺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介紹了中國專家組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專家組舉行新冠病毒溯源視頻交流情況。他指出,中方將繼續積極參與病毒溯源和傳播途徑全球科...

        時間:11-02
      • 自然資源部:第三季度發現并制止涉嫌違法填海4處

          中新網11月2日電 據自然資源部微信公眾號消息,自然資源部2日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違法用海用島情況:第三季度未發現大規模違法填海現象,發現并制止涉嫌違法填海4處,均位于福建省,涉及海域面積約1.38公...

        時間:11-02
      • 學者“三綱九目”刻畫上海城市品格:開放、創新、包容

          中新網上海11月2日電 (記者 陳靜)每座城市都有各自獨特的品格。由中國歷史學會副會長熊月之撰寫的《上海城市品格讀本》(以下簡稱“讀本”)2日首發,將上海城市品格主干歸納為開放、創新、包容。   根...

        時間:11-02
      • 國內首支民用款初教6飛行表演隊亮相

          新華社南昌11月2日電(記者陳毓珊)記者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國內首款軍轉民教練機——初教6,及首支由民用款初教6組成的紅星飛行表演隊在10月31日開幕的2020南昌飛行大會上亮相,并進行了首場...

        時間:11-02
      • 文旅部:擬確定西藏雅魯藏布大峽谷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中新網11月2日電 據文化和旅游部網站消息,文旅部2日發布公示稱,西藏自治區林芝市雅魯藏布大峽谷旅游景區達到國家5A級旅游景區標準要求,擬確定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資料圖:雅魯藏布大峽谷。 中新...

        時間:11-02
      • 世界互聯網大會將于11月23日啟幕 今年有三個新變化

          中新網11月2日電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趙澤良11月2日介紹,“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將于11月23日至24日在浙江烏鎮舉行。與往年相比,今年的論壇有三方面的新變化:辦會形式有新創意、...

        時間:11-02
      • 中國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稻畝產突破1500公斤

          中新網衡陽11月2日電 (王昊昊 徐志雄 楊華峰)11月2日,第三代雜交水稻“叁優一號”湖南衡南雙季晚稻試驗示范基地現場測產結果公布,其平均畝產達到911.7公斤。加上今年7月測得的早稻平均畝產619.06公斤...

        時間:11-02
      • 境外媒體關注:中國誓言不會關起門來搞創新

          參考消息網11月1日報道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2020)10月30日在上海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作視頻致辭。境外媒體對此予以高度關注?! 愀邸赌先A早報》網站10月30日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五...

        時間:11-02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网天天综合色中文男男|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婷婷五月综合色中文字幕|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0|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精品视频| 五月丁香综合激情六月久久|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香蕉|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线观看|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_中 |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segui久久综合精品| 国产综合成色在线视频|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丁香婷婷| 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 久久88色综合色鬼|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尹人久久大香找蕉综合影院|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