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鯨”級潛艇技術先進,內部結構做了大幅改進,各項性能指標有大幅提升,更關鍵的是還具有發射巡航導彈的能力,這為日本以后發射洲際導彈提供了技術可能——
隱身、反制、續航…… 多項武藝加身的“大鯨”化身“水下忍者”
日本海上自衛隊“大鯨”號新型潛艇命名與下水儀式10月14日在三菱重工業公司神戶造船廠舉行。按照日媒報道,“大鯨”號是一艘全新的潛艇,按照通用的軍艦命名規則,它將會是大鯨級的首艘潛艇。
“大鯨”號這個名字源自二戰期間日本的一艘艦艇——“大鯨”級潛水母艦。這級艦僅有“大鯨”號一艘艦,于1942年改造為航空母艦“龍鳳”號,1945年11月除籍。其實,日本還有另外一些艦艇同樣沿用了二戰期間的艦艇名稱,如“加賀”號直升機驅逐艦沿用了二戰珍珠港事件突擊航母之一“加賀”號航空母艦艦名,而“出云”號直升機驅逐艦則沿用了二戰時日本海軍一艘裝甲巡洋艦的名稱,該軍艦在日俄戰爭和侵華戰爭中執行過任務,1945年被美軍擊沉。
對此,軍事科普作家方長安表示:“日本潛艇的命名通常有三種方式,如‘親潮’級潛艇是以海流和潮汐的海洋現象命名,‘蒼龍’級潛艇以海洋傳奇生物命名,而‘大鯨’號則是以水下生物命名,以更好地體現潛艇的用途和性能。世界各國軍事裝備的命名都遵循一定規律,但像日本這樣喜歡以一戰、二戰裝備命名的國家絕無僅有,這體現出日本有著其追求軍事‘正常化’的夙愿。”
整體作戰性能大幅提升
日本海上自衛隊目前裝備的潛艇為親潮級和蒼龍級潛艇,而此次下水的大鯨級潛艇是繼上述兩種型號之后的新型潛艇。
報道援引日本防衛力量建設指導方針《防衛計劃大綱》的內容稱,日本提出了在2010年以后將日本擁有的潛艇數量從16艘增至22艘的目標。若“大鯨”號入列,日本潛艇將實現22艘編制。
需要指出的是,大鯨的前級潛艇蒼龍級潛艇已經差不多要算是當今世界最著名的AIP潛艇了。蒼龍級潛艇也被稱為“平成16年度潛艇計劃”(簡稱為16SS型),是親潮級“柴—電潛艇”的大幅改進型,引進了瑞典的“斯特林”發動機,是亞洲第一型采用AIP系統的潛艇。
這型潛艇據稱有幾個世界第一:排水量高達4200噸,是世界最大的作戰型常規潛艇;潛深可達500米,是潛深最大的常規潛艇;同時還號稱作戰能力世界最強的常規潛艇。因此蒼龍級潛艇被譽為日本的驕傲。特別是從第11艘“凰龍”號開始,蒼龍級潛艇配備了鋰離子電池,又創下了一項世界第一。
“大鯨級潛艇的設計與蒼龍級潛艇非常相似,艇長84米,寬9.1米,排水量3000噸,可容納70名船員,配備鋰離子電池以延長潛航時間。武器裝備包括6具HU-606 533毫米魚雷發射裝置,能夠發射89型魚雷、‘魚叉’反艦導彈,甚至是巡航導彈。其整體作戰性能要大幅優于蒼龍級潛艇。”方長安介紹。
與蒼龍級潛艇有著根本不同
“大鯨級潛艇是蒼龍級潛艇的后繼級,因此,它的外觀雖與蒼龍級潛艇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它的內部卻幾乎完全不同。”方長安說。
首先,大鯨級潛艇使用了鋰離子電池代替原先的4V-275R Mk電池。其次,其聲納和戰斗指揮系統的功能得到了改善,并且使用了新的吸聲材料和浮動底板結構,使其更加安靜。再次,它還配備了魚雷反制措施,可以彈射誘餌來躲避敵方魚雷,從而提高生存能力。該潛艇還配備了6枚533毫米長管發射器,具備發射魚雷和巡航導彈的能力。并且其操舵室尺寸比較小,部分整合到了船體之中,這樣的好處是減少流體阻力,并因此減少了潛艇電池電量的消耗。此外,該潛艇還提供“適合女性潛艇人員的環境”,為女性船員登上潛艇做好準備。
“之所以日本不再繼續發展蒼龍級潛艇,主要原因是大鯨級潛艇技術先進,內部結構做了大幅改進,各項性能指標有大幅提升,更關鍵的是還具有發射巡航導彈的能力,這為日本以后發射洲際導彈甚至是類似‘標準’系列導彈融入防空反導、反衛星提供了技術可能。此外女性船員進入潛艇,也可使潛艇的發展多樣化,從而提高水下作戰能力。可以說,‘大鯨’號代表了日本潛艇未來的發展方向。”方長安表示。
日本對相關技術信心很足
與以往型號相比,大鯨級潛艇艇身設計為更難被敵方探測到的“形狀”。
對此,方長安介紹,所謂更難被敵方探測到的“形狀”,是指潛艇能夠讓敵方探測不出自身的聲音、溫度、光線反射等特征信號。現代潛艇隱身技術主要是聲隱身、熱隱身、光隱身和戰術隱身等。“大鯨”號潛艇通過減少潛艇海底噪音、水下懸停、靜默等方式提高戰術隱身效果,同時通過使用新材料,以進一步提升隱身效果。
記者了解到,日本從蒼龍級的第11艘潛艇“凰龍”號開始,所有蒼龍級潛艇都采用了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作為‘綠色’電池,在很多方面優于傳統鉛酸電池,擁有如能量密度高、平均輸出電壓高、功率大、自放電小、充放電速度快且循環次數多、工作溫度范圍寬、環境友好等優點,因此可大幅提高安靜條件下的續航能力,是取代AIP技術的一個重要方向。但這些優點同時也導致了潛在的安全問題,如容易產生大量熱量,加上有毒煙霧和導電粉塵,這些問題增加了潛在致命火災和其他事故的風險。”方長安表示,不過隨著科技進步,這些缺點都不會成為重要問題,而日本對其安全防護技術有著相當程度的自信,包括改進保護電路和系統、采用專門的自動滅火裝置等。因此,對后續潛艇繼續采用鋰電的技術路線,日本自衛隊似乎很有信心。
不過,方長安也指出,成本是軍事裝備發展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鋰離子電池比鉛酸電池更昂貴,比如蒼龍級潛艇的鋰電版相比普通版的成本,從原先的4.88億美元提高到6.08億美元,而大鯨級潛艇則達7.2億美元,因此防務成本也會成為技術路線的一個考量因素,“當然,在‘不差錢’的情況下,主要還是日本實際軍事需求所決定的。”
相關鏈接
什么是AIP潛艇?
目前,全世界能獨立生產AIP潛艇的國家不超過7個,中國也是其中之一。例如,我軍的039B潛艇上就安裝有一種號稱“不依賴空氣推進”的AIP動力系統,這能夠使得潛艇在不上浮換氣的情況下仍能夠以較低時速行駛,那么AIP技術究竟是什么呢?
所謂AIP,即Air Independent Propulsion的單詞開頭字母縮寫,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不依賴空氣推進”,顧名思義是指不需要獲取外界空氣中的氧氣,仍能夠長時間驅動潛艇前進的技術。但是這并不表示安裝有AIP動力裝置的潛艇就不需要上浮換氣了,這型潛艇的水下續航時間一般能比常規動力的“柴—電潛艇”長上一倍多,但是和核動力潛艇相比仍然遜色不少。但安裝有AIP動力裝置的潛艇仍然可以在水下擁有長時間潛航的能力,算是對常規動力潛艇的升級改造版,而相應的AIP動力裝置造價也不便宜,介于常規動力潛艇和核動力潛艇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