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雙方交往盡心盡力”(??驼勆裰?
“我一直為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所吸引,對漢字著迷,酷愛中國文學和美食,對中國人民充滿感情?!倍砹_斯漢學家阿列克謝·巴拉諾夫現居俄邊境城市赤塔,曾先后在中國內蒙古呼倫貝爾和福建廈門工作。巴拉諾夫在廈門大學任教期間,曾獲得福建省“友誼獎”?;氐蕉砹_斯以后,他主要從事翻譯和寫作,并為中俄兩國企業合作牽線搭橋。
熱心培育雙邊交流使者
“在中國生活的8年時光,給我留下美好的回憶?!甭镁又袊陂g,許多事讓巴拉諾夫印象深刻。初到呼倫貝爾,他在一次外出辦事時不小心遺失了錢包和重要資料,待回到住處才發現。正當他一籌莫展時,有人敲響了房門。打開門一看,一位面帶微笑的出租車司機站在門口,把他丟失的東西原樣送了回來。巴拉諾夫說:“我丟失的東西里沒有姓名、住址和工作單位等信息,這位出租車司機為了找到我一定大費周折?!痹陔S后的許多年里,他和俄羅斯朋友、同事也經常感受到中國百姓的善意。這些親身經歷和耳聞目睹的事,讓他感受到中國人的友善、真誠和樂于助人的品格。
離開呼倫貝爾,巴拉諾夫來到廈門大學擔任俄語教師,并在那里工作生活了7年。站在講臺上,看著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一個個埋頭學習的身影,他下定決心,要竭盡所能上好每一節課,為培養兩國未來的交流使者貢獻力量。
在授課之余,巴拉諾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與中國同事合著了《社會語言學》《語音學》《詞匯學》等教科書。為了培養學生向俄語國家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能力,巴拉諾夫還用俄語教授中國文化專題課。他說:“講授這門課對我來說是巨大的挑戰。我必須加深自己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才能教中國學生。也因此,我想要深入研究中國的愿望更強烈了。”
讓巴拉諾夫感到欣慰的是,他教授的每一屆學生都成績優異,有的還贏得了全國俄語奧林匹克競賽冠軍。這些學生畢業后,有的投身于外交事業,有的逐漸成長為國際問題專家。2010年,為表彰巴拉諾夫對教育事業所作的貢獻,福建省政府授予他“友誼獎”。
業余時間,巴拉諾夫有空就會自駕到中國各地游覽。他說:“中國的公路棒極了!沿途會看到很多有趣的東西,即使行車跨越數千公里也不會感到疲倦?!泵康揭惶?,當地的名勝古跡、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和特色美食都很吸引他。此外,現代都市宏偉壯麗的各式建筑、休閑度假勝地的秀美山水、各具特色的展覽推介活動也都讓他印象深刻,旅行讓他融入了中國人豐富多彩的生活。
介紹兩國最有趣最重要的事情
回到俄羅斯以后,巴拉諾夫在一家采礦企業擔任翻譯,業余時間還在研究中國的歷史文化。在青年時代,巴拉諾夫就讀過許多俄語版的中國文學作品,其中既有《詩經》《論語》《史記》等古代文化歷史典籍,也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等文學名著,還有魯迅、老舍、茅盾、莫言等現當代作家的文學作品。巴拉諾夫說:“年輕時讀蘇聯著名詩人安娜·阿赫瑪托娃翻譯的李白和杜甫的詩,給了我非比尋常、如癡如醉的閱讀體驗。至今,這些詩仍印刻在我的記憶深處。當我掌握了漢語,再來閱讀中文原著時,這些作品又散發出新的光彩和韻味,如同初春時從剛剛解凍的泥土中噴涌而出的涓涓細流,潺潺流動?!敝螅屠Z夫開始翻譯中國文化經典,并將自己的翻譯版本與阿列克謝耶夫、米亞斯尼科夫等知名漢學家的譯法對照完善。
巴拉諾夫期待有更多俄羅斯青少年學習漢語。他感慨道:“幾千年前,中國就出現了甲骨文。在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用漢字進行的文學創作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詩經》就是其中的代表。漢字是中華文明帶給世人的珍貴而獨特的非物質文化財富。”巴拉諾夫認為,象形文字有助于增強記憶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漢字最初以象形文字為主,像一幅幅畫一樣,逐漸演變為音、形、義的集合體。學習漢字,就像猜謎語、完成復雜的填字游戲一樣有意思。
盡管已經離開中國,巴拉諾夫仍然關注中國的發展變化,對與中國有關的一切事物都很感興趣。每當有新發現,他都會感到很興奮?!皩χ袊幕椭袊鴼v史的了解越深入,到中國的次數越多,同中國人的交往越深入,我對中國的印象就越鮮活、深刻?!卑屠Z夫說。如今,巴拉諾夫和他的中國朋友們更多借助郵件、社交媒體和即時通信工具進行線上聯系。他說,“我將繼續向俄中人民介紹兩國最有趣、最重要的事情,為雙方交往盡心盡力?!?/p>
張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