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一切安好,海外同胞便有晴天(領事服務)
——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協助海外中國公民戰疫紀實
4月11日,中國駐日本大阪總領館向在日留學生發放“健康包”。新華社發
3月18日,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與在美留學生代表連線談心。
2月5日,滯留新加坡的中國公民等待乘包機回國。
新冠肺炎疫情驟然襲來,改變了國內億萬民眾的日常生活,更深刻影響著那些走出國門的中國人。
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
他們數量龐大。2019年,中國內地居民出境達1.7億人次。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年底,海外中資企業已達5萬多家,留學人員約140萬,勞務人員約66萬,華僑600多萬,還有大量企業商貿人員、游客及臨時出國人員等。
他們遍及全球。陽光照耀的地方,就有中國人的身影。
國內疫情暴發之初,海外同胞四處奔走,以各種方式支援祖國人民抗疫。當疫情在全球蔓延開來,他們也同樣感受到病毒肆虐的嚴重威脅。
遠離祖國,他們未能經歷國內的舉國抗疫。置身海外,甚至在有的地方,是否可以在公共場合戴口罩,都成了一個艱難的選項。他們只能適應各國不同的醫療防控體系和社會文化習慣,小心防范日益嚴峻的疫情。
中國公民,他們的共同身份,讓他們雖然身處海外,卻總有一份可以依靠的力量。因為無論走得多遠,祖國始終牽掛著他們!
疫情洶洶,加強對海外同胞的關心關愛,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不僅成為中國政府和駐外外交機構的守土之責,也成為國內全社會日趨強烈的共識。
外交部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要求中國駐外使領館緊急行動起來,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全面落實黨和國家對海外公民的關心關愛,全面動員,持續發力,全力維護海外同胞的安全和健康。
號令如山,使命在肩!
作為維護海外中國公民安全及權益的主管部門,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立即行動起來,積極協調國內各部門、各地方以及全球駐外使領館,以必勝的信心和堅定的行動,打響了維護海外中國公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海外戰疫。
祖國是海外同胞的堅強后盾
為了切實維護海外同胞權益,領事保護中心在外交部黨委的統一部署下,密集開展前后方的溝通協調,指導中國駐外使領館從外交層面全力做駐在國政府工作,敦促駐在國政府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保障中國公民健康安全和正當權益,同時進一步與駐在國衛生、教育、警務、移民等部門加強聯系,促外方重視中方人員在診斷救治、安全保障和簽證延期等方面重要關切,幫助解決各類實際困難。
同時,領事保護中心還具體指導各館重視處理好每一起涉及中國公民領事保護案件,以鮮明的態度向世人表明,堅決反對一切針對中方人員任何形式的歧視言行!
為了及時了解同胞訴求,領事保護中心和駐外使領館深入海外中國公民群體,通過增設領事保護求助電話、開通微信群組等方式,廣泛了解民聲民意,回應民眾關切。
2020年4月以來,外交部“12308”領事保護熱線電話24小時運轉,日均人工接聽各類求助電話3000多通,是去年同期3倍多。中國駐美國等使領館則增開熱線20多部,架起了一座座祖國與海外游子的愛心橋梁。
為了全力支持海外同胞就地抗疫,領事保護中心積極協調,會同各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多方聯動,廣泛調動一切資源,通過地方僑務、友好城市以及對外經貿合作等各種渠道,為海外同胞輸送資源和力量。
一些僑務大省陸續派出疾控、僑務工作組赴疫情嚴重國家,看望慰問當地同胞,傳遞祖國的關懷。大批企業、社會組織積極向海外同胞捐贈口罩等防疫物資,攜手共渡難關。一些地方政府廣泛聯系海外同胞的國內親屬,了解需求,積極相助。
為了傳遞祖國的關愛和溫暖,領事保護中心指導各駐外使領館與廣大海外同胞開展線上交流。中國的駐外大使、總領事們頻繁與當地中國留學生、僑胞和中資企業人員進行視頻連線,談心交流,解答大家關心的問題,消除恐慌心理,引導大家正確防疫。
領事保護中心還積極聯絡,通過駐外使領館向海外同胞推介國內在線醫療和健康咨詢平臺,提供遠程問診和心理疏導服務,同時協調組織國內專家、中國援外醫療隊等,面向同胞開展專題視頻直播和“云輔導”,介紹防護知識,提供專業咨詢。鐘南山、張伯禮、李蘭娟、張文宏等抗疫英雄和知名專家都成為座上賓,為海外同胞送去溫暖和關懷。
這一系列舉措,有效舒緩了海外同胞的焦慮情緒,穩住了人心,鼓舞了士氣,同時也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以及血濃于水、守望相助的文化傳統,在這場海外戰疫中得到了充分展現。
努力維護海外同胞的生命安全
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高于一切。領事保護中心和全球駐外使領館始終密切關注海外同胞受疫情影響情況,加強與各國衛生部門的緊密合作和內外協調,努力調動一切資源,力爭在國外的特殊環境下,最大程度地實現對確診及有疑似癥狀的中國公民“應收盡收”和“應治盡治”。
中國駐非洲使領館全面協調我在非洲23家援建醫院,以及40多家當地醫院,作為救治中國公民的“定點醫院”,向身在非洲40多個國家的同胞提供遠程醫療咨詢,利用我向非洲15國派遣184人次抗疫醫療專家組,為援外醫療隊、中資企業、僑胞開展防疫知識培訓,為確診同胞積極提供救治。
在阿聯酋、沙特等國的部分中資企業曾出現員工聚集性疫情。領事保護中心深入貫徹黨中央和外交部黨委有關部署,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緊急協調,迅速派出國內醫療隊或組織專家遠程會診,在中國駐當地使領館統一指導下,緊急開展救治和隔離防控工作,全力遏制疫情蔓延。經過持續奮戰,最終實現所有病例全部治愈,無一病亡,在當地創造了“中國奇跡”。
與此同時,受疫情期間各國封國、斷航等措施影響,往日常見的各類重病患者跨境轉運也愈發艱難。當同胞的生命危在旦夕,領事保護中心、國內主管部門和駐外使領館一起,與時間賽跑,與死神相搏,打開一條條生命通道。
在尼日利亞,一名中資企業員工感染新冠肺炎后轉為重癥,當地醫院搶救多日不見好轉。企業緊急聯系醫療包機,盡快將病人轉運回國爭取最后一搏。領事保護中心緊急協調中尼兩國主管部門和有關地方政府,在最短時間內辦妥包機起降許可,終于促成該員工及時轉運回國,并救治成功。
南蘇丹一名中資企業員工胃部大出血,情況危急,在領事保護中心統籌協調下,中國駐南蘇丹、肯尼亞、埃塞俄比亞三國大使館、援南蘇丹醫療隊和有關中資企業通力合作,接力奮戰,在短短幾天之內完成所有手續,成功安排該員工輾轉三國回國搶救。
在日本名古屋的一位中國女孩為維持生命,急需回國做心臟移植手術。由于當地機場因疫情防控已被關閉,領事保護中心、駐日使領館、國內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通力協作,安排國內醫療專家搭乘日方特批航線的包機,將女孩順利接回國內開展后續治療。
留學生都是祖國的孩子
疫情之下,廣大留學生們特別是其中的未成年人,無疑是海外同胞中的弱勢群體,需要祖國政府重點關懷,大力幫扶。
在外交部黨委統一部署下,領事保護中心會同國內主管部門,就留學生問題進行了多次專題研究和專項部署,指導重點駐外使領館積極履行職責,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照料留學生的健康安全和合法權益。
前后方外交人員通過各種渠道,千方百計籌措口罩、消毒液、消毒濕巾等防疫物資,向廣大留學生提供了上百萬份、上千噸“健康包”。一線外交官們冒著風險穿梭于機場和校園,清關分揀,高效組織,多渠道向留學生們發放。有的克服“封城”困難,驅車數百公里送到地處偏遠學子手中,解其燃眉之急。
祖國的關懷溫暖著每一位海外學子,不少留學生拿到“健康包”后紛紛曬圖,分享中國留學生的自豪。
中國駐美、英等國大使、總領事多次致信我留學生集中的學校校長,要求校方照顧好中國留學生,切實解決住宿、學業等方面突出困難。獲知一些大學出于疫情要求學生搬出宿舍的情況后,有關使領館立即做工作,推動校方為確有困難的中國留學生提供住宿,幫助學生們解了燃眉之急。
在俄羅斯的近百名中國留學生因為醫學隔離等原因,未能辦理相關簽證。使館積極同俄方溝通,妥善解決了問題。
西班牙多名中國留學生確診感染之后,駐西使領館敦促當地醫院和有關部門及時大力救治,安排我國赴意大利醫療專家組及國內醫生通過網絡提供遠程咨詢。有留學生家長向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送來錦旗,稱贊使領館是“留學生的堅強后盾”。
很多使領館通過館網站、微信公眾號、華文媒體等專題宣介《海外留學人員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大力開展面向留學生的預防性宣傳。
很多使領館專門設立“留學生國內家長咨詢熱線”,為擔憂子女的家長們及時答疑釋惑,分憂解難。
很多使領館指導當地僑界和中資企業同留學生們建立結對幫扶機制,搭建起“老鄉喊你了!”等中國公民互幫互助平臺,協助照料日常生活遇到困難的留學生,提供物資采購幫助。
針對一些在疫情嚴重國家,確有困難、急需回國的留學生們特別是未成年學生,領事保護中心會同主管部門和有關使領館,先后開通126架次臨時航班,從美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西班牙等國逐步、有序地接回約2.9萬留學生。
關愛海外學子的行動,一樁樁,一件件,充分展示了祖國政府的“護犢”情懷。駐美大使崔天凱在與留美學生代表視頻連線時,說出了前后方外交人員的共同心聲:“只要你們還在,大使館就不會撤退,一定和大家共克時艱,一起迎接最后的勝利”。
一場史無前例的接返行動
隨著全球疫情蔓延加劇,海外同胞面臨的感染風險不斷上升,日常處境更為艱難。僑胞華商經營慘淡,留學生們無學可上,企業員工輪換不及,短期出國人員長期滯留……對很多同胞而言,回國已經成為最現實、最安全也是最向往的選擇,剛性需求與日俱增。
而與此同時,各國受疫情影響紛紛斷航、封國,國際航線支離破碎,回國航班一票難求,“回國難”問題日益成為焦點話題。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出現的積極變化,防范境外疫情輸入風險、堅決維護好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成為當務之急。
一面是全球數量龐大、不同群體的海外同胞對回家的渴望,一面是境外持續蔓延的嚴峻疫情,國內面臨的外防輸入的巨大壓力,種種復雜情況,注定了這將是新中國外交領事工作史上一場前所未有、極其特殊甚至艱難的海外護僑行動。
面對前所未有的艱巨挑戰,領事保護中心認真貫徹黨和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從維護人民群眾最根本利益出發,兼顧國內防控大局和海外同胞切實需求,努力在接返海外同胞和防范境外疫情輸入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點。
根據國內統一部署,領事保護中心協調有關部門,針對不同國家情況、不同群體需求,根據輕重緩急,逐案細致研究,相繼通過派出臨時航班和包機、利用外方包機等各種辦法,分期、分批從世界各地接回的確有困難、急需回國海外同胞。
自1月31日至10月20日,領事保護中心共協調安排345架次臨時航班,從93個國家接回7.2萬多名海外同胞,其中包括疫情初期接回的滯留國外的湖北居民1887人。領事保護中心還和有關使領館多方聯絡,協調安排近千名海員通過商業航班回國,協助200多名同胞自有關陸路口岸回國。
每一次接返計劃的制定,領事保護中心都需要與前后各方反復會商研判,多輪溝通協調。既要考慮海外同胞切實需求和正當權益,也要著眼維護國內防控大局。既不能“因噎廢食”,簡單地將大量有回國需求的同胞拒之門外,也不能“一接了之”,不顧疫情輸入風險,一味大規模、無序接返。
每一次接返行動的實施,都需要前后各方協同作戰、全力付出,都需要克服時間緊、組織難、不確定因素多等困難,周密部署推進。一線外交人員通過高強度的對外聯絡、熱線值守和細致安排,將每一張珍貴的機票精準送到確有需要的同胞手中,同時不顧疫情感染風險,一次次奔赴機場,組織同胞集結登機。國內民航、出入境、海關、衛健等部門及各地方政府則分工協作,承擔了艱巨繁重的航空運輸、入境防疫、救治隔離和組織轉運等工作,很多工作人員持續作戰,“累到癱瘓”。前后方人員的共同心血付出,傳遞了祖國的關愛,讓每位同胞深切感受到回家的溫暖和踏實。
與此同時,海外同胞對國家的外防輸入工作也給予了極大理解和配合。“不給祖國添麻煩”!這句輕松調侃卻又真誠暖心的話語,在他們當中口口相傳。身處海外時,他們或選擇堅守,“留在當地就是最好的愛國”,或苦苦支撐,耐心等待回國機會。踏上歸途時,他們自覺做好自身防護,認真完成健康碼填寫、核酸檢測等各種必要程序,嚴格遵守各項防疫規定,和祖國人民一起,努力將病毒隔離在國門之外。
正是在所有參與者的共同努力之下,這場史無前例的接返行動始終得以平穩、有序進行,在為海外同胞架設起一條條回家之路的同時,將境外疫情輸入風險降至最低。
如今,接返行動依然在進行。領事保護中心和全球駐外使領館密切關注海外同胞日常狀況和需求,時刻聞令而動。同時,領事保護中心在實踐中不斷強化臨時航班工作機制,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細化和規范操作流程,加強遠端防控,不斷完善相關防控舉措。
畢竟,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只有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防范境外輸入性風險的防線,守穩這條安全底線,才能鞏固我們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維護國家總體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也才能守住海內外全體中國人共同的美好家園。
祖國一切安好,海外同胞便有晴天!
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任務依然艱巨。“疫情防控是一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每一位海外中國公民,都在以不同方式參與這場偉大的戰斗。他們和國內億萬民眾一起,共同成為“萬眾一心中的一撇一捺”!
“民之所向,我之所往”。越是危難和關鍵時刻,越要為人民群眾挺身而出,逆行而上。面對任重道遠的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工作,領事保護中心將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理念,踐行外交為民的錚錚誓言,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為維護海外中國公民生命安全和正當權益做出應有貢獻。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