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奔小康?聽聽這位70后科技創新達人的故事
出生于上個世紀70年代的王宇翔,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從家里買來的第一臺黑白電視里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喚起了他的小康夢想: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時光飛逝,在成長的道路上,對科學的興趣又引領他樹立敢于創造的雄心壯志,他又改寫了小康夢想:世界那么大,我要去創造!王宇翔的科學創造之夢,終于在他堅持、堅持、全力以赴地堅持下碩果累累。
那些出生于70年代的人們,還記得自己為了夢想晝夜苦讀的經歷嗎?還記得“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這句名言嗎?那個曾經以喜悅的眼神眺望星辰的少年(少女),是否對浩瀚宇宙、萬象人生依然保持著孩童般的好奇心,“歸來依舊是少年(少女)”?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記錄了每一個中國人的足跡與努力,進步與傳奇!中國之聲經過前期的網絡征集,確定十位代表成為融媒體特別節目《我的小康是咋奔出來的》節目嘉賓,他們通過制作自己的“小康人物標簽”、講述自己奔小康的過程,曬出了個人“理想的生活”與“生活的理想”。
中國之聲融媒體特別節目《我的小康是咋奔出來的》,本期小康人物:敢為天下先,敢擔天下艱的70后科技創新達人王宇翔 。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黨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成功實現之年。這一年,必將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光輝一筆!“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從2000多年前的《詩經》開始,“小康”作為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代名詞,就成為中華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樸素愿望和社會理想。我們要建成的“小康”是全體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環境生態更加友好的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你、是我、是他,是每一個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無止境進步的傳奇;是各盡其才、各盡其力、各盡其責的中國人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奮斗的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