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落馬后,哈爾濱國有供熱企業深入整改
緊盯關鍵環節 規范權力運行
8月中下旬,哈爾濱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逐級召開警示教育專題檢視分析會,以徹底肅清張貴明案件惡劣影響、凈化集團政治生態。目前,該集團所屬黨組織中,已有13家召開檢視分析會,并將有關情況向集團黨委作出報告。
冰城哈爾濱的冬季時間長、氣溫低。在這個供暖季長達180天的東北城市里,城市供暖可謂頭等民生大事。但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里,供熱服務不到位、室溫不達標等突出問題卻困擾著當地部分居民。
2019年冬季,許多群眾驚喜地發現,自家屋子熱了起來。這樣的改變,與張貴明嚴重違紀違法案的查處不無關系。2019年5月,原哈爾濱物業供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現已改制,與哈爾濱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并重組)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貴明接受哈爾濱市紀委監委審查調查,哈爾濱市供熱系統背后的“黑金鏈”隨之揭開。截至2019年底,哈爾濱市紀委監委已累計查處哈爾濱物業供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違紀違法干部165人,問題涉及煤炭采購、工程管理、財務管理等多個環節。
曾經,物業供熱集團是哈爾濱市最大的國有供熱企業,一度承擔該市主城區近半數住宅的供暖任務。自2007年7月起,張貴明擔任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直至2017年4月提前退休。
2018年以來,哈爾濱市紀檢監察機關陸續接到群眾舉報,反映張貴明在擔任物業供熱集團一把手期間以權謀私,涉嫌侵吞國有資金、收受賄賂。市紀委監委對張貴明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立案審查調查。
調查顯示,2008年至2016年間,在張貴明的授意和安排下,物業供熱集團與煤炭經銷商閆某所經營的幾家公司,簽訂了總價值逾14億元的煤炭購銷合同。作為回報,閆某向張貴明的情人李某,以及李某的家人銀行卡轉賬8505萬元。
閆某給物業供熱集團供應煤炭的方式和質量十分“特殊”。按照慣例,其他公司給集團供煤,通常要先送煤后結款。但物業供熱集團在與閆某履行合同的過程中,會先給閆某打80%以上預付款,這實際上相當于閆某在用預付款來購煤。其他公司供煤,物業供熱集團要檢驗品質,不合格的拒收;但閆某公司的煤既不檢驗也不稱重,不論品質來者皆收。
為追求更大利益,閆某在煤里摻兌大量石頭和煤矸石。用閆某自己的話來說,“品質高的就多摻點,品質低的就少摻點,只要摻兌完的煤能燒得著就行”。
“張貴明作為國有企業的一把手,長期被‘黑金鏈’裹挾,圍繞煤炭的采購、驗收、存儲、銷售等關鍵環節,形成了穩固的利益輸送鏈。”哈爾濱市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韓世昆表示,在這種“利益分羹”下,當地居民的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大量劣質燃煤填進供暖鍋爐,不僅燒不暖居民的屋子,還對當地空氣質量造成惡劣影響。
2019年8月,張貴明受到開除黨籍處分,被取消退休待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審查調查中,辦案人員還發現,張貴明還涉嫌貪污600萬元。正是這600萬元,引出了物業供熱集團及下屬公司內的“窩案”。
作為物業供熱集團下屬企業,哈爾濱燃料有限公司的主要職責是為集團采購燃煤。2012年春季,時任燃料公司副經理王彬與時任燃料公司第二分公司經理周大國預謀,在沒有實際進煤入庫的情況下,通過關聯公司開具發票,制造出采買燃煤3.7萬余噸的假象,套取公款1800余萬元。其中,王彬分得600余萬元,周大國等三人分得600萬元,張貴明分得錢款600萬元。
從董事長到總經理,再到副總經理,直至普通工作人員,物業供熱集團有關人員層層結成利益共同體,違紀違法行為頻出,系統性、塌方式腐敗令人觸目驚心。
如何消弭張貴明擔任一把手近10年間給企業政治生態帶來的負面影響,促進大型國有供熱企業深入整改,成為擺在有關部門面前的一大挑戰。
張貴明等案件發生后,哈爾濱市委統籌部署,全面加快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市紀委監委切實履行監督職責,堅持邊查邊改邊建,督促推動物業供熱集團以案促改。
此外,在積極開展警示教育的同時,哈爾濱市紀委監委督促哈投集團完善各項制度,重點加強煤炭采購、工程招投標等重點工作和關鍵環節管理。哈投集團對熱源管理、熱網管理、供熱區域進行整合重組,將粗放管理變為集約精細化管理,在有效提升老舊小區供暖質量的同時,減少污染物排放。
目前,哈爾濱市依托政府投資項目和財政資金監督平臺,定期將燃煤采購煤種、質量標準、供應單位等內容,面向社會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本報記者 付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