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多哈6月24日電 中東戰(zhàn)地手記|當導彈劃破夜空
新華社記者汪強
當?shù)貢r間6月23日晚6點半,卡塔爾外交部突然發(fā)布聲明:出于對本國公民、居民及來訪者安全的高度重視,決定“暫時關閉領空”,以應對地區(qū)局勢最新變化。聲明迅速傳開,許多航班被緊急叫停,但官方未說明面臨的具體威脅。
約一小時后,我正在辦公室寫一篇關于地區(qū)局勢的稿件,突然聽到窗外傳來幾聲巨大聲響,仿佛將多哈的夜空撕裂。來卡塔爾多哈做駐站記者兩年了。平日里,只有節(jié)慶燃放煙花時,卡塔爾人才會聽到類似聲響,但那是伴隨著喜慶與歡呼,而非今天這樣的緊張與恐慌。
很快,卡塔爾確認:伊朗向美軍位于卡塔爾的烏代德空軍基地發(fā)射了多枚導彈,卡塔爾啟用防空系統(tǒng)攔截。據稱這是伊朗首次直接打擊伊拉克以外的美軍設施。據當?shù)孛襟w介紹,位于多哈西南方向的烏代德空軍基地,作為美國中央司令部的前沿指揮部,是美軍在中東地區(qū)行動的核心樞紐,駐有超過1萬名來自美國及其盟國的軍事人員。
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隨即發(fā)表聲明,稱此次攻擊避開了居民區(qū),并強調卡塔爾是兄弟般的國家,此舉無意傷害卡塔爾人民,而是向美國軍方傳遞戰(zhàn)略信號,報復美軍此前轟炸伊朗三處關鍵核設施。卡塔爾外交部則強烈譴責襲擊是對卡主權的公然侵犯。
盡管軍事破壞有限,但此次襲擊帶來的心理震蕩席卷卡塔爾全國。作為中東乃至全球最富裕、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卡塔爾幾乎從未經歷過直接軍事威脅。對多數(shù)居民,尤其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人員而言,這次導彈來襲不僅打破了原有寧靜生活,更讓他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戰(zhàn)爭如此近身。
多哈居民拍攝的視頻迅速在社交媒體上傳播。有畫面顯示,防空導彈在夜空中劃出一道明亮的弧線,隨后發(fā)出巨響。一些市民拍下了落在空曠地帶的導彈碎片,在燈光下反射著冷光。
在街頭采訪中,有人告訴記者:“我從沒聽過這樣的聲音。”有人擔心,卡塔爾是否會被拖入更大的地區(qū)沖突之中。一位把車停在路邊的出租車司機說:“我希望這只是一次警告,而不是噩夢的開始。”
當?shù)匕踩芯繉<夷潞奔{德·塞盧姆認為,此次襲擊很可能只是“象征性的”:烏代德基地人員此前已疏散,伊朗可能提前通知了美方甚至卡方,旨在傳遞一種威懾信號而非發(fā)動全面戰(zhàn)爭。
無論接下來局勢如何發(fā)展,此次襲擊都打破了某種“默契”——伊美對抗正在超越原有的、似乎長期被當事方默認的“界限”,逼近非敵對國家。卡塔爾作為戰(zhàn)略“緩沖地”,是否還能繼續(xù)維持原來的中立角色,仍待觀察。
還有就是,當導彈劃破夜空,我也真正體會到許多身處戰(zhàn)爭腹地的戰(zhàn)地記者同事們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