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8s93p"></center>
    1. <span id="8s93p"><noframes id="8s93p"><span id="8s93p"></span>
    2. <bdo id="8s93p"><meter id="8s93p"></meter></bdo>
      <label id="8s93p"></label>
      首頁  »  科學  »  科學探索

      田間地頭裝“探頭” 農民種地不再“靠天收”

      田間地頭裝“探頭” 農民種地不再“靠天收”

      2012-09-27 12:16:53

        金秋九月,記者到河南省鶴壁市農科院采訪,看到該院辦公樓中廳的大屏幕上,不時閃動著一連串的數字;屏幕右上角,幾片深綠色的玉米葉不停地搖曳晃動,仿佛在向記者招手。

        七十六歲的著名玉米育種專家、鶴壁市農科院院長程相文告訴記者,屏幕上顯示的數字是分布在全市的60個田間監測點的地表溫度、風向、空氣濕度、土壤墑情等農田生態環境參數,這些信息都是由裝設在田間地頭的特殊“探頭”實時監測并傳輸過來的。

        幾分鐘后,屏幕右上角的視頻畫面開始變大,一個比小孩胳臂還粗的玉米穗清晰地顯示在大屏幕上。程院長介紹說,這是從位于浚縣王莊鎮西棗林村監測點傳來的實時畫面。

        “通過這些裝設在田間地頭的‘探頭’,科研人員足不出戶,就可以直觀、清楚地看到大田作物的長勢、生長環境和病蟲害發生情況,及時提出各種有效預防和應對措施,然后再通過農村大喇叭傳達給農民,指導他們科學安排生產。有了這些東西,今后農民種地就可以不再‘靠天收’了。”說起這些“探頭”的好處,程相文院長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鶴壁市氣象局局長張睿光告訴記者,程院長所說的這些探頭和監測傳輸儀器,全稱叫“星陸雙基遙感農田信息協同反演技術”。這一技術通過將衛星遙感技術與地面傳感、無線通信技術有效結合,實現了農田生產環境和作物生育期、苗情、長勢以及災情等的可視化,讓農業專家足不出戶就可以直觀、清楚地觀察到大田作物的長勢、生長環境,從而為實現農業生產的信息化、智能化,科學防災減災打下良好基礎。

        據張睿光介紹,鶴壁是全國5個糧食整市推進高產創建試點市之一。為了充分挖掘糧食增產潛力,市里一方面不斷加大投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另一方面積極推廣各項現代農業技術。2010年初,市委、市政府根據糧食生產受災害性天氣影響較大、“靠天收”的實際情況,把氣象服務與防災減災作為糧食高產創建的重要舉措,高標準建設了“氣象防災減災與保障中心”,并和國家相關科研部門合作,將國際先進的“星陸雙基遙感農田信息協同反演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實現了區域內農情監測信息化、數字化、可視化。

        此外,鶴壁市還撥出專款,購置人工影響天氣用火箭發射架9臺、高射炮7門,組成可控制全市近一半面積的防雹、增雨作業火力網,為抗旱減災、緩解水資源短缺、改善生態環境提供技術保障。

        這些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受到了農民的歡迎。在鶴壁市農村采訪,提起莊稼地里的“探頭”,幾乎所有的農民都知道。在浚縣王莊鎮西棗林村,村民趙清武興奮地告訴記者:“這玩意兒可管用了,地里旱沒旱,澇沒澇,生沒生蟲,它都能很快知道,比我們自己去地里看的還清楚、明白。有時候地里生了蟲,我們自己還不知道,科研人員已經從探頭里發現,告訴我們要采取哪些防治措施了。”說起“探頭”的好處,趙清武如數家珍。

        鶴壁市委書記丁巍告訴記者,這些高科技的技術保障措施,給鶴壁市糧食高產創建示范區內的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據丁巍介紹,2011年,在連續5個月沒有有效降水的情況下,該市建設的5萬畝連片糧食高產創建示范區,小麥、玉米平均畝產分別達到615.6公斤、751.5公斤,創兩項全國同面積高產紀錄;2012年,該市小麥高產創建再創新紀錄,浚縣新鎮鎮5萬畝示范區平均畝產625.5公斤、淇濱區鉅橋鎮萬畝核心區平均畝產697.1公斤。鶴壁市也因此成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新華網)

      • 相關閱讀
      • 農民工工地摔傷致殘 沒簽合同雇主拒賠償

          農民工馬村村在工地干粉刷工時不慎從架子上摔下,落下九級傷殘。因沒簽勞動合同也說不清誰雇的自己,雇主反稱不認識馬村村拒絕賠償。僵持四年后,在法官的主持下,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雇主一次性賠償馬村村各項費用...

        時間:09-26
      • 洛南十條優惠政策鼓勵農民進城鎮

          本網訊 (張曉軍 陳念鋒)洛南縣最近制定10條優惠政策,鼓勵群眾進城進鎮上樓安置,破解搬遷中的建房資金、后續產業發展等難題。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陜南移民搬遷惠民舉措,這個縣根據搬遷戶的人...

        時間:09-24
      • 今年農民看病報銷封頂線提高到15萬元

          9月21日,省新聞辦公室舉行&ldquo;科學發展成就輝煌&rdquo;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省衛生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范兵介紹了醫改實施三年多來,全省衛生系統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和&ldquo;保基本、強基層、...

        時間:09-24
      • 蔬菜技術培訓加速農民增收致富

          本網訊 (馬宏濤 劉亞亞)近日,洛南縣農民科技培訓中心在城關鎮中心村舉辦2012年陽光工程蔬菜技術培訓班,該村60余名村民參加了培訓。  為提高當地蔬菜種植人員的種植水平和管理經驗,洛南縣農民科技培訓中心...

        時間:09-20
      • 陜出臺農民工工資支付規定 若拖欠加付25%補償金

          省政府日前出臺《陜西省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規定(試行)》。按照《規定》,農民工工資不得低于用工所在地最低工資標準,若用人單位未按期足額支付工資,將由人社保障部門責令限期足額支付,并支付所欠工資25%的補...

        時間:09-19
      • 農民菜園挖出古墓初步鑒定系漢墓

          昨日,陽新縣城東新區太垴村發掘一座古墓,出土了6件保存較好的精美文物,這在該縣尚屬首次。經文物部門初步鑒定,這座古墓可能是漢代墓葬。  袁觀強家住陽新縣城東新區太垴村黃家大屋組。7日下午,考慮到孩子...

        時間:09-18
      • 第五屆農民電影節舉行 潘長江舒淇獲評"農民最愛"

          第五屆中國農民電影節近日在寧波舉行,由全國農民評選的“農民最喜歡的影片”“農民最喜歡的男、女演員”揭曉,潘長江、舒淇分獲“農民最喜愛男女演員”。(現代快報)...

        時間:09-18
      • 農民受訓 政府買單

          本網訊 (孫傳卿 柯鑫)商南縣多形式開展農民大培訓,利用政府買單為農民&ldquo;充電、輸血、洗腦&rdquo;,上半年累計培訓農民兩萬余人次。  該縣按照&ldquo;政府主導、上下聯動、多元參與、廣泛培訓&rdquo;的模...

        時間:09-18
      • 廣西農民發現“六角恐龍” 專家稱屬極危珍貴物種

          記者近日從廣西來賓市忻城縣有關部門了解到,當地一農民捕撈到一條&ldquo;怪魚&rdquo;,被漁業部門鑒定為&ldquo;六角恐龍&rdquo;。  忻城縣城關鎮西隆村村民劉益紅日前在當地河流中捕撈到一條身上長有6只&ldq...

        時間:09-17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色 | 99热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 国产天堂一区二区综合|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香蕉国产综合久久猫咪| 九九综合九九综合|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国产婷婷综合在线视频中|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综合| 久久综合久久久久88|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制服丝袜人妻综合第一页|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APP|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