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潘未末 實習生 江燕玲)本報《汽修亂修何時休》系列報道引起交通部門高度重視。昨天,市交委緊急召集市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及代表企業,召開汽修行業服務月動員會,宣布即日起啟動全市汽修行業服務質量月活動,提出建立維修行業從業人員準入及退出機制,通過“黑名單”制度限制從業人員違規違紀。
據統計,目前我市共有汽車維修業戶3288家,其中一類維修企業172家,二類汽車維修企業907家,三類專項汽車維修業戶2209家,從業人員約8萬余人,承擔我市近300萬輛汽車的維修、保養、清潔及相關服務。市交委表示,目前汽車維修消費者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主要是修車項目不透明、價格貴,具體表現為故障判斷不準確、維修質量不穩定、維修時間過長、價格不透明、技術不過硬、零配件以次充好等。
進入“黑名單”者不得從事維修行業
為進一步規范我市汽修行業經營行為,市交委發動全市汽車維修企業即日起開展服務質量月活動,要求各維修企業加強自律,并向社會公開承諾,實行誠信守法經營、優質服務,接受公眾及媒體監督,提升汽車維修行業整體形象。
市交委將每年舉行一次汽修行業質量信譽考核,對維修企業做出從B至AAA的等級評定,其中獲評B級的企業,基本為考核不合格企業,須整改后才能經營。今后,各轄區交通運輸局和港航貨運局還將加強汽車維修行業從業人員管理,建立從業人員準入及退出機制,通過“黑名單”制度限制從業人員違規違紀,加強從業人員的業務及職業道德培訓。
對媒體曝光和被投訴多企業重點檢查
市交委將結合2013年度行業質量信譽考核工作,對企業維修服務質量開展專項檢查,重點檢查媒體曝光或消費者投訴較多的企業,對查實的違規企業依法進行處理。考核結果在媒體上公布,供消費者在選擇汽車維修企業時參考。
由行業主管部門、協會和企業專家組成投訴調查小組,并邀請媒體參加,對媒體曝光的違規企業逐個進行調查,查實后依法處理,并及時向媒體反饋調查情況和處理結果。
維修企業須在顯要位置公布12345投訴電話
市交委要求各汽修企業在明顯的位置公布12345政府熱線、消費者委員會和行業主管部門的投訴電話,暢通投訴渠道。
由市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牽頭,成立汽車維修質量糾紛調處委員會。委員會由行業主管部門、協會、行業專家共同組成,作為中立的第三方,向車主提供維修質量技術咨詢和質量糾紛調處服務。
每季度到半年舉辦一次車主開放日活動
會上還提出,為增加汽修行業透明度,今后交通部門每季度到半年,將以轄區為范圍組織一次汽車維修車主體驗開放日活動。
開放日將選擇在有代表性的汽修企業舉行,內容包括宣傳汽車維修基本知識、普及車輛保養知識、車輛免費診斷、各種汽車故障咨詢、組織維修客戶交流會等。公眾可以現場參觀維修車間,了解車輛修理的基本流程,企業維修質量保障的基本措施等。